從彎樓子出來後,虎永剛兩人沿着和順古鎮的三合河繼續往前,走沒多遠,就看到街邊一棟青瓦青磚平房的山牆上,寫着“和順大馬幫博物館”。
甯靜笑着說,這是她見到過的、最低調、最樸素的博物館了,連門臉也不舍得修得大氣一點!
虎永剛說:“馬幫是底層的勞苦大衆,建成這樣,可能更能還原他們的生活吧。”
兩人走進館内才發現,大馬幫博物館并不僅有外面那一棟平房,裡面别有洞天。不僅有一個大院子,還另有幾排房子。
除了外面的馬幫館,還建有滇商館、走夷方館以及皮影館,共有四個部分。
據介紹,和順鎮被稱作是大馬幫馱來的翡翠之鄉,自古就有着馬幫的傳統,所以就建了這個大馬幫博物館。
該博物館是以獨到的設計建成的新概念博物館,展示了西南絲綢古道的曆史、大馬幫生活場景、滇商的輝煌、和順人“走夷方”的生活方式,重現了和順人當年财富與文化積累的過程。
南方絲綢之路有據可查的曆史,比北方絲綢之路還長兩百多年,早在戰國時候這條路就已經開通了。
南方絲綢之路以四川成都為起點,一段經宜賓、昭通、曲靖、昆明、楚雄、南華、雲南驿到達大理,被稱為“五尺道”。
一段從成都經邛崃、雅安、靈關、西昌、姚安至大理,這段被稱“靈關道”。
兩段路在大理彙合後,一路向西而行,經過保山、騰沖後通往緬甸。
從保山至緬甸這一段,被稱為“永昌道”。騰沖是這條路上的重鎮,而和順更是這條路上的一顆明珠。
這條絲綢之路,既是财富之路,也是文化之路、外交之路、宗教之路。
北方絲綢之路的運輸工具主要是駱駝,而南方絲綢之路的運輸方式就是馬幫馱運。
兩千多年來,行進在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大馬幫,為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世界物質與文化的交流,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馬幫館内,就是用人和馬雕塑的形式,展示着當年的馬幫,在首領“馬鍋頭”帶領下,跋山涉水地行進在崇山峻嶺間的場景。
而滇商館内,則是用一千多件過去商人們使用過的實物,展示出滇商是中國最早與世界交流的商幫,騰越和順商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商号遠達印度,遍及緬甸及國内主要商埠。
民國元老李根源先生,曾有一首贊美和順人的詩這樣寫道:
“十有八九緬經商,
握算持籌最擅長。
富庶更能知禮儀,
南州冠冕古名鄉。”
從中可以看出,“亦農亦商亦儒”在和順早已成為一種傳統。
更為難得的是,這些滇商富裕之後,還能“知禮儀”,還能心系祖國,支持辛亥革命、抗日戰争、抗美援朝,有着強烈的家國情懷、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操!
走夷方館,主要展示了來自不同國家的精美瓷器、玻璃器皿等生活用品近600件,反映了“走夷方”的和順人,在異國他鄉的奮鬥史、創業史。
虎永剛和甯靜都不明白,大馬幫博物館裡為什麼還要設一個皮影館。
他們都覺得,皮影戲應該是中原地區的文化遺産,不應該在這邊陲小鎮出現。
所以,兩人沒有進去看一眼,就走了出來。
甯靜說:“老公,我們看了民居,看了圖書館、博物館,也看了宗祠,了解了這裡的人文景觀,是不是該看看這裡的自然風光了啊?”
話音未落,兩人剛好從和順小巷出來,在和順小河邊另外一個洗衣亭邊拐了個彎,視野頓時變得開闊起來。
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濕地,其樹木蔥郁、水草茂盛、滿眼都是綠色。
據說,如果人走進去,很容易陷入其中,因此和順人形象地稱之為陷河。
隻見天空蔚藍,清澈的陷河河水也被映襯出一片湛藍。
水上白色似海鷗的水鳥展翅翺翔,水面成群的野鴨嬉戲其間,水底的魚兒也在水草間歡快地穿梭。
正如李根源先生的另一首詩所寫:
“遠山茫蒼蒼,
近水河悠揚;
萬家坡坨下,
絕勝小蘇杭!”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穿越後本頂流一拖五(群穿)+番外 重生之寵物太傲嬌+番外 紅棺降世,我的鬼妻能砍人 (綜漫同人)在戰國成了團扇 穿越電視劇贅婿 女大三千位列仙班+番外 忙碌了兩個小時的陳師傅+番外 女穿男之我被男反派撩翻了 被渣之後+番外 誰懂啊,化形第一天就帶聖君逃命 我在山裡飼養殺手 四合院:刺客之王系統 大叔饒了我,再也不敢了 重生後我成了綠茶 故事讓你感悟人生,享受生活 我的治愈系美食 嫁入豪門77天後 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橫掃天下! 農女的悠閑生活 吾皇總是想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