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一停就停了好幾個月,而整本書的創作也斷斷續續的,從2018年12月的最後一天開始,直到2021年1月3号才全部更新完畢。雖然兩年多的時間隻交出了一份12萬字的答卷,但我也真的是盡力了。寫作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當最初的熱情褪去,支撐我繼續寫下去的也就隻有想做成一件事的決心了。
創作真的是一件痛苦并快樂的事情,但必須是先苦後甜。哪天碰巧思路順暢的時候我就會多寫一點,最高記錄是寫到快淩晨五點。其實不是不想睡,隻是覺得睡了太可惜,畢竟靈感這東西是可遇不可求的,這一晚上的産量或許能抵過好幾天的碌碌無為了。
一開始看着自己寫的文還蠻有成就感的,怎麼看怎麼好,我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孤芳自賞了。然而後面又會進入一個自我批判期,覺得哪哪都看不順眼,文筆爛到不行。所以直到現在我也不是很清楚自己真正的實力,因為以上兩種觀點總是會在我的腦海中交替出現,讓我肯定自我的同時又深受打擊。
本來最初的書名是《知秋》,其中暗藏了“一葉知秋”,正好涵蓋了男女主的名字。但我覺得這個書名太文藝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散文呢,所以後來匆匆取了現在這個名字,雖然還是沒人看哈哈。
我不喜歡太過直白的書名,總覺得不夠正式,所以就從一句古詩中節選了一部分,作為小說的名字。“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出自南宋詩人劉翰的《立秋》,雖然我寫的文章可能配不上這個題目,但還是感謝劉老前輩為我這個庸才提供了這麼多創作素材。
起初隻是覺得這個書名比較有詩意,但後來發現其實它還是很恰合主題的。“秋聲”也可以指代男主,因為他的原名裡就有一個“秋”字,而“無覓處”又暗喻了最後男主為女主犧牲的意思。男主不在了,女主在這世上再也找不到能給她溫暖的人了。
受大學時期看的許多日本懸疑小說的影響,前幾章的叙事結構我借鑒了東野圭吾《白夜行》的寫作手法,即兩條主線并列而行,互不交叉,然後在第九章把所有人物、線索融合到一起。雖然想法是好的,但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還是挺一言難盡,畢竟我也知道自己還沒有駕馭這種寫作本領的能力,希望東野圭吾老師看到後不要罵我。
至于文章雖是斷斷續續創作的,但我還是在能力範圍之内保證了精益求精。寫完底稿後我又從頭到尾進行了第二次精修,在發上來之前還要進行第三次審核,整個過程痛苦又漫長,我甚至懷疑自己為什麼要做這麼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過幸好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對了,說到堅持我還得感謝去年的幾次隔離,因為工作需要每次回國都要隔離14天,在此期間我百無聊賴,隻得重拾了擱置已久的這項“創作”,終于在第三次隔離的時候把底稿突擊完成了。
至于為什麼想寫書,也許是一時的頭腦發熱,也許是源自内心一直渴望的某種沖動。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被束縛着,被身份、責任還有一些不知名的東西困在一些條條框框裡。在家要做孝順、聽話的孩子,在單位要做積極、上進的員工,于社會要做一個知節守禮、有貢獻的人,終其一生背負着沉重的道德枷鎖,很難有活出自我的機會。而在我的文字世界中,我才是唯一的主宰者,我決定着自己筆下人物的命運,決定着故事情節的走向,我不用再為了别人的滿意而活,而是真正構建一個自己想表達和傳遞的人生态度。
文字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甚至比其他任何都要發人深省。記得年少時讀高爾基的《童年》,那時就覺得文字有一種很神奇的魔力。很奇妙不是嗎?我們明明處在不同的時空,但他想要表達的思想在一百多年後還可以清晰的透過筆下的文字傳遞給我,有時我甚至能體會到他在寫下這些文字時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就像一個人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那麼傳神,那麼生動。
當然我筆下的文字還遠遠達不到這種要求,但是能将内心的所見所感叙述出來,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雖然在創作的道路上路阻且長,或許終其一生也無法達到有所成就的高度,但還是很感謝這個平台,給了我一個抒發自己真實内心的機會。
最後,真的要saygoodbye了,借着2021年新的開端,祝願我們大家都能有一個繁花似錦的未來。前路漫漫,但苦盡甘來終會逢春,再會!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民國穿越一瞬光年 午夜酒店,為你造夢 死亡前的24小時 二鳳驚了,朕的武将投敵了! 小骨頭+番外 穿成暴君黑月光 我召喚出了神秘巨佬 我有哥哥 西園 捉妖搭檔是狐妖 大秦斬妖,長生不死 甩了霸總後我拿了爽文劇本 四合院:一手遮天 (綜武俠同人)[綜武俠]女裝大佬生存守則+番外 我在女尊有夫郎 公主每天都在作死+番外 陸總别作了,太太不是負心白月光 狼人殺:開局女巫滅世,震驚全球 六零年代旺夫體質 建造末世基地,從無限超市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