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娘子是婦道人家,不懂傅家族裡的田産是怎麼劃分的。但是她知道田畝記在二少爺名下,不僅可以逃避一定的稅賦,還有其他好處,所以二少爺考中舉人後,族裡的人争着搶着獻田獻地,縣裡的人還主動把貨棧、店鋪送給二少爺,一個大錢都不要,隻求給二少爺當奴仆……
她回到陳老太太身邊,如實轉述小厮的話。
陳老太太火冒三丈,手指緊攥圈椅扶手,怒目道:“他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母親!”
傅容雙眉緊皺,心疼道,“娘,二哥哥太固執了!真不曉得他到底在想什麼!”
婦人們對望一眼,含笑解勸陳老太太,“二少爺恁的聰明,也許有别的打算,大嫂子别急。”
蘇娘子的聲音最大:“老太太,你們家二少爺可是文曲星降世,以後要做大官的!二少爺一定能給您掙一個诰命,您什麼都不用操心,就等着享福吧!”
……
你一言,我一語,說的都是讨好奉承的話,陳老太太面色稍微和緩了一點。
不一會兒,小厮過來傳話,今天不讨論牌坊的事。二少爺吩咐伴當準備了一大車好布匹、糍糕果酒、剛宰的豬肉和洋糖,家家能得半匹布、一筒酒、兩盒糍糕、一刀帶肥膘的豬肉,一包洋糖。族長請衆位媳婦去祠堂門口領年禮,領完了各回各家。
族老們都服軟了,女眷們還能如何?聽說有東西分,衆人兩眼放光,一窩蜂沖向門口,生怕去遲了被别人搶先。
傅容氣得頓足,“一個個跟沒吃飽一樣,看到肉就往上撲!”
陳老太太怒不可遏,顫顫巍巍站起來,拂袖而去。
傅雲英看足了熱鬧,等祠堂的男人們散了,站在門外等傅三叔和傅四老爺出來。
大部分人去搶年禮了。
傅三叔想起老太太愛吃洋糖,家裡的糖是從縣裡的果子鋪秤的,沒有洋糖細白甘甜,他和傅四老爺說了一聲,和其他人一起去門口排隊。
解決了牌坊的事,傅四老爺心情很好,踮起腳張望大門前排起來的長龍,“英姐,吃沒吃過洋糖?從廣州府運來的……等你三叔拿到年禮,四叔那份都給你。”
傅雲英不由莞爾。
先前她就好奇,傅雲章隻是比别人會讀書罷了,怎麼能帶動整個傅家蒸蒸日上呢?他一定有什麼過人之處。
果然,他不是一個簡單迂腐的書生。
打蛇打七寸,田地隻是小事,他拿田地威脅族人,不過是個警告而已,族老們人老成精,明白他意志堅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可能擰成一根繩反對他。族老們一猶豫,其他人更不會和他唱反調。先用舉人的身份吓退族老。然後籠絡族人,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把事情壓下來,至于他母親,一個婦道人家,怎麼也拗不過整個宗族。
他為什麼反對為族裡的寡婦請修貞節牌坊?他母親是寡婦……按理說他應該和其他官員一樣,一旦蟾宮折桂,立刻迫不及待為母親請封才對。
回到傅家,老太太把兩個兒子叫到跟前,細問他們族長叫他們去幹什麼。
傅三叔揣着一包洋糖,憨憨一笑,“娘,給您洋糖。”
老太太嫌棄地瞪他一眼,“老四,你過來,先說正事。”
傅三叔面露尴尬之色,笑容凝滞在嘴角。
作者有話要說:
………………………………
洋糖:明朝時的洋糖指的是美洲的糖。因為質量好,成了标杆,後來國内生産的高質量的糖都叫洋糖。
………………………………
上一章忘了說網巾,網巾是明朝士庶男子都要戴的,男人把頭發束在網巾裡,然後再在網巾外面戴儒巾或者帽子,現在好多做法失傳了。
看韓國古裝劇的時候,好像經常看到一堆大臣戴着網巾的場面,這在明朝不可能,因為網巾比較居家,出門或者見客人的時候要在網巾外面戴帽子或者各種巾,否則很失禮。
第14章糍糕
冬天天黑得早,不到酉時天已經黑透。雪虐風饕,槅窗外時不時響起積雪壓斷枯枝的畢剝聲。
韓氏坐在油燈前納鞋底,絮絮叨叨和傅雲英講她今天打聽來的八卦。
兩個妯娌中,韓氏和傅三嬸更能說到一塊去。
傅三嬸和韓氏一樣能幹力氣活,會種地,能養豬。她至今還不習慣被丫頭們伺候。當年傅家發家得太快,傅三嬸腦子裡還迷糊着。那天她光着腿在田裡插秧,頭頂一輪毒太陽,能把人曬出一層油來,汗珠子順着臉頰嘩嘩往下掉。忽然好多人從村頭跑過來,說傅四老爺在外邊發财了。她帶着一身泥巴點回家,看到家門口停着一輛好闊氣的馬車,還有好幾頭驢,馱着好多稀罕東西。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星際江湖大佬穿越成為負債倒黴蛋 綜影視之精神狀态很美麗 我把女騎士養成死宅女 重重蒙蔽 霸總穿成一條狗 念安慕陽恰好喜歡 位面商人賣房記 渣男老公重生以後 我靠學習來修仙+番外 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數不清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野,更明撩 科技成神,上來就扔核彈 學會玩雷後我到了星際 高冷誘受進化史+番外 妖王的報恩 所謂:沒落之橋 開局神奇彩票,我進城了喲?! 跨時空交易,我在藍星當大佬 錦鯉老公在六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