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到鎮北侯府,南平郡主到底露出一絲笑容:“這才是報應呢!”她近些日子聽聞夏景行回京掌軍,被齊帝重用,青雲之勢已成,心頭發沉,還往晉王府去打聽消息。夏景行得齊帝重用,就連太子也無法插手,更何況是晉王。晉王心灰意冷,連帶着南平郡主的心情也不好,在府裡瞧誰都不順眼,兒女俱是自己生的,丈夫又連個影子都抓不住,壓根不往她面前湊,隻能逮着兒媳婦請安的時候找茬出氣,刁難了闫幼梅好幾次,還是甯景蘭從中周旋。闫幼梅倒很是詫異,萬沒料到小姑子還會替自己出頭。她嫁入鎮北侯府這些年,日子過的磕磕巴巴,早非當年天真的小姑娘,對婆媳夫妻關系不抱任何期望,隻守好嫁妝捱日子,與小姑子原也沒什麼深情厚意,還是甯景蘭與她一同從南平郡主房裡出來,吐了一句話:“母親心情不好,嫂子不必介意,做人兒媳婦的,都是這麼過來的,委屈嫂子了。”甯景世又不成材,簡直是京中纨绔裡面敗家的楷模,鎮北侯自己尚且不着家,哪裡還會狠心去管教兒子。甯景蘭每思侯府将來,都覺得心頭發慌,不知将來如何。她自己尚且能擇夫再嫁,但闫幼梅卻要深陷其中,她亦是官家女兒,自小家人捧在手心養大,嫁了甯景世才跌到了泥坑裡,竟是再無出頭之日了。甯景蘭想想也覺得同情她。許是自身原因,她如今終于開始學着體諒他人。崔家的事情告一段落,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就連崔家家眷也不知道流落到了哪裡,南平郡主拍手稱快,甯景蘭卻提起,要往如意庵裡去住一陣子。如意庵乃是京中富貴人家女眷們修行的地方,有未嫁女,有常年受冷落的大婦,亦有守寡不想再嫁的婦人,生了煩惱之心,便往如意庵中去清修,寄求心安。隻因庵中還有背景身份不凡的,或官眷或宗室,平生總有不如意處,因此如意庵環境清幽,在京中也算得女子清修之所。南平郡主原還想着,趁崔家事了,再替甯景蘭擇一門親事,哪想得到她竟起了清修的心思,苦勸數日,也未令她改了主意。“娘不必再勸我,我隻是心中煩亂,想尋個清靜地方去住幾日,等想明白了就回來。”“家裡不清靜嗎?也無人煩擾,你想做什麼盡可去做,又何必往城外跑呢?”自母女倆上次有了分歧,甯景蘭就知道許多事情她們母女是說不到一處去的。她心中尚有茫然之處,隻南平郡主卻不是能解答疑團之人,隻能往方外去尋。收拾了兩日,甯景蘭帶着貼身的丫環坐着馬車去了如意庵,往庵堂裡捐了些香油錢,主持派庵中女尼收拾了一處小院落,她便住了進去,早晚往前殿去跪經。才入了春,城中郊外都泛起綠意,獨東宮似還滞留在寒冬臘月,宮人行走輕擡了腳,生怕弄出動靜來,招主子煩,被拖出去暴打。自太子被禁足讀書,崔家的案子都結了,一幹人犯都被制裁,就連何家的損失都由崔家的家産補足了,太子還未解禁,被聖人召過去嚴訓:“天下百姓誰不盼着未來天子賢明?隻失察你都犯了不止一回,如今還未坐到這位子上,就已經識人不明了,若是真坐到這位子上,不知道得辦下多少糊塗事來?!先閉門讀書吧,等多讀些聖賢之書,甚個時候想明白了再說。”鄭貴妃聽得太子被訓,心中不知有多高興,特意召了二皇子進宮奉承聖人,隻盼着齊帝能多記着些自己兒子的優點。二皇子雖覺得燕王如今勢盛,可到底他身後并無母族支持,自己母妃得齊帝寵愛,皇後雖養了他,但太子每次出事,最後都與燕王脫不了幹系,皇後心中恐怕恨死了他,不使絆子就已經是慈悲了。如今算起來,兄弟幾個竟然是他比較有優勢,朝中又有一幹支持者,鹿死誰手,猶未可知。這也算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了。果然二皇子所料不錯,皇後知道太子此次禁足之事,竟然又與燕王脫不了幹系,清查案子是燕王出手,他若有心相助,自然能夠将太子之責一筆抹掉,可他卻大張旗鼓的去查,似乎生怕别人不知道,這就居心叵測了。她卻不想太子大張旗鼓往各處送馬,此事就算是捂也捂不住的,長安城中文武重臣誰人不知太子大手筆。等到燕王進宮來請安,皇後胸中怒氣未消,便将他訓斥一頓,一頂不孝的帽子扣下來,燕王跪在她宮裡請罪,足足跪了一個時辰。“本宮自小到大,待你與太子并無一緻,拿你當親生的相待,怎麼每次你大皇兄出了事,都有你一力從中作梗?”“母後冤枉兒臣了,兒臣并未針對大皇兄。”隻是那些人行事不正,卻又喜歡投在太子門下。這話要真說出來,恐怕皇後更惱怒了。燕王隻能閉口不言。皇後已經先入為主的認為他專揭太子的短處,就算他再多辯解也無用,隻會被認為是砌詞狡辯,但在燕王看來,有如今的局面,卻是太子持身不正之故。也虧得他邊關戰場上打熬過來的,跪一個時辰也算不得什麼,隻消息傳到齊帝耳朵裡,他先怒了。“自己教的好兒子,驕矜短視,倒怨到了恪兒頭上。若是太子行事有恪兒一半謹慎,何至于出這種事兒。”此前他病重,太子大肆籠絡朝臣,大手筆往文武重臣府中送駿馬,分明盼着他早死,作為君父,其實已經觸到了他的逆鱗,犯了大忌諱。隻後來燕王回來,悉心侍奉左右,這個兒子又是心胸寬廣之輩,竟然教他漸漸的調養了過來。等到燕王出宮回府,禦前太監大總管朱高便帶着聖人的賞賜親往燕王府。皇後前腳斥責了燕王,聖人後腳便加意撫慰,就連前去燕王府宣旨的也是輕易不出宮的禦前内監第一人,從内宮到前朝,無有不知帝後對燕王态度不一,值得深究。有那心思多的臣子已經私下讨論此事了,就連二皇子與其心腹聚會之時,也覺此事對自己頗為有力。長安城中容易出頭的三位皇子,太子被禁足,燕王深得皇後厭惡,何況還被扣了一頂不孝的大帽子,獨有自己如今順風順水。二皇子高興了沒多久,聖人往鄭貴妃宮裡去了,席間偶然提起:“不如讓老二就藩?!”聽着是商量的口氣,但金口玉言,豈能作得了假,分明是聖人心中主意已定。也虧得鄭貴妃服侍了齊帝幾十年,對這個男人的心思也能揣測一二,當即梨花帶雨拭起淚來,“臣妾膝下隻得這一個兒子,總想着能讓他在眼前盡孝。聖人讓他就藩,可是他哪裡讓聖人不高興了,也好明示臣妾,臣妾等他進宮,好生教訓他!”齊帝焉能不知貴妃與二皇子心中所想,隻不過想破了當前亂局。他自己對胞弟晉王厚愛多少年,雖然晉王處理家務事上手瘸,時不時就要做出些越格的事情,但他與晉王的兄弟情在長安城中也算得一段佳話,誰不說聖人疼愛幼弟,簡直是皇家手足情深的楷模。怎麼偏到了兒子們身上,想要看到手足情深就這麼難呢?幾個兒子并非同母所出,最親近者乃是太子與燕王,但這幾年太子逐漸顯示出的蠢鈍,不但彰顯了燕王的能幹,也同時讓太子對這個自小一起長大的弟弟心懷忌憚,數次明裡暗裡下絆子,齊帝想要看到的兄弟情深是無論如何也沒可能了。他一邊哀歎朝中烏煙障氣的黨争,一面又盼望着自己死後,能夠保住這些兒子們的命。太子已與二皇子鬥成了烏雞眼,更是容不下能幹的燕王,其餘下面皇子倒還未長成足以威脅到他的地步,目前總能保持幾分面兒情。既為君父,身上擔子自然不輕。齊帝閑來總要多想幾回,還問過朱高:“你瞧着哪個兒子宜繼承大統?”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重回九零,我撿破爛買下了半條街 鳳凰诏 戲精女配的男裝逆襲 蹭着前夫的氣運去賺錢 地球真的是人間地獄 綜漫:傳說之旅 青鸾/龍鳳呈+番外 二嫁軍婚:虐翻前夫閃嫁最猛兵哥 無心良夜 愛因斯坦肥和莊富貴/冷漠的小弟+番外 亂世軍武:從流民到大王 星際奶爸 林家三娘子+番外 農夫是概念神?三葉草了解一下! 穿到古代賣甜點/偏寵夫郎 不侍寝?砍了!(出書版) 菟絲花進化指南 在NPC裡撿了一個老攻 洗塵寰 民以食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