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說網

第一小說網>太上章百度百科境界 > 第1243頁(第1頁)

第1243頁(第1頁)

換而言之,假如他們就是甘受妖邪驅使、奉無支祁為淮神,但并沒有改祖祠為祭淮神之地,也沒有私下裡偷偷用族人活祭,那麼今天這個案子又該怎麼審呢?或者說無支祁選擇的并不是這四部伯君,而是在場其他的部族首領,回溯到當初,這些人又該怎麼辦呢?在場衆人皆未答,不是心裡沒有想法,但是總感覺很難清楚地說出來,而且也不敢亂說話。又過了一會兒,子丘似是自問自答道:“無支祁非因其功德而享祭,反因其暴行受奉,此大謬矣!司祭者,亦從其罪。”衆人皆露出恍然之色,紛紛點頭稱是。子丘一語道破關鍵,指出那四部伯君從一開始就做錯了,之後隻能越錯越深,直至犯下不可挽回的罪行。所謂的神祇何來,它是人們自己創造的概念,代表了人們美好的寄托與願望,沒有人的行為就無所謂“神”的出現,怎可以将美好的願望寄托于一個殘暴的水妖?淮神的概念也是人們自己創造的,那無支祁自稱淮神,難道就奉他為淮神了嗎?且不談“淮神”存不存在、又應該是怎樣一種存在?但無支祁明明白白就是興風作浪、殘害部民的妖邪。人們祭奉他的原因,居然是受到其殘害,這就是錯誤的源頭。人們希望自己受到殘害嗎?當然不希望!可是有人偏偏去祭奉這樣的淮神,甚至用以殘害他人獲利。商章等四大部看似得到了利益,但這利益是無支祁給的嗎?當然不是,而是依仗無支祁的暴行,殘害其他部族而得。而對于淮澤萬民來說,所受到的始終隻是殘害。這麼做的人,其實是犯下了與無支祁一樣的罪行。見衆人紛紛點頭,子丘又說道:“國之大事,在祭在戎。聖人何以宣仁、何以設教、何以崇孝?在其功德而不在神位!”祭祀和軍事,都是國家大事。整頓軍備的重要性自不必言,而祭祀在某種意義上更加重要,它涉及到曆史繼承問題、政權以及政體的正義性與合法性。哪怕在數千年後,祭祀的表現形式雖然已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内核是不變的。祭祀的重要性并不在于要以怎樣的規格,而在為何要祭祀、應當怎樣祭祀?通過什麼樣的祭祀活動,尊崇的是何種行為規範以及社會準則?中華亦有國祭之神,便是太昊、神農、軒轅、少昊與高陽。在天子所主持的官方國祭中,這五位天帝的神位便是按照這個順序依次排列,太昊天帝在最前,而軒轅天帝恰好居中。在神壇上的壁畫中,軒轅天帝的神位也在中間,而其他四位天帝則分列四個方位。正因享祭的位置,所以漸漸就有了一種說法;東方青帝太昊,居木德,木生火;南方炎帝神農,居火德,火生土;中央黃帝軒轅,居土德,土生金;西方白帝少昊,居金德,金生水;北方玄帝高陽,居水德。這代表了一種傳承關系,後世五行之說樸素的源頭,最早就是從祭祀而來,然後又象征了世間萬事萬物的演化。但子丘今日說的并非五行,而是他們為何享祭?因為他們都開創了中華治世、有大功德于天下!在子丘看來,世人所祭,并不是那虛無缥缈的“神位”或“神性”,而是實實在在的功德聖行。他非常重視祭禮,所重視的就是祭禮所蘊含的教化内核。見衆人不語,子丘又說道:“不仁不孝,何以言祭?若祭功德聖行,又何言怪力亂神!世人所祭,乃世事所需。難道爾等所需者,不是伯禹大人治水之聖行,反是那妖邪殘害之禍?”子丘談世事時所說的“仁”,與虎娃談修行時所說的“仁”,是兩個概念。虎娃所說的“仁”更接近于“偏私”之意,天道恒常,不獨因誰而存;而子丘所說的“仁”更接近于“所需”之意,每個人需要或希望他人如何待自己,這便是“仁”的由來,進而演化成每個人該如何待人,首先是身邊的人,再推廣到天下的人。不仁不孝,何以言祭?不知如何對待身邊的人、亦不知如何對待給予自己一切的先人,不知如何解決世事真正所需,在子丘看來就不配談什麼祭祀,更不必宣稱自己信奉什麼。人從來不因為信奉什麼神而變得更高尚,高尚隻在于德行修養,能實實在在的解決世事所需。子丘又接着說道:“伯禹大人領天下各部治水,便是功德聖行。殘害民衆之水妖,在伯禹大人面前,也配自稱淮神?請問爾等,當追随于誰?”子丘今天不僅是來審問四位伯君的,更是來解決問題的,必須要把話說清楚,讓衆人都明白道理。有不少部族因淮神之故,甚至不願意随伯禹為治水出力。無支祁做了什麼、伯禹又做了什麼,該追随于誰、尊崇什麼樣的聖行,難道還不清楚嗎?子丘是侯岡的弟子、臯陶的學生兼助手,他對伯禹和無支祁的評價也是恰如其分。他告訴在長衆人,該受尊奉的根本就不是什麼所謂的神怪,而是真正的功德聖行。在後世,臯陶同時被法家和儒家尊為聖人,伯禹則同時被墨家和儒家尊為聖人,便源于此。無支祁興風作浪、殘害部民,不是應該祭奉的神靈,而是要斬除的禍患。人們面對這樣的強力威脅時,有時不得不無奈地屈從。但這并不代表要改變内心的正念,因為那不是人們所希望的,更不是人們所需求的。在後世,某些宗教或某種宗教中的某些教派,也會宣揚這樣一種帶有脅迫意味的思想,重點不在于“若信奉我能得好處”,而在于“若不信奉我必遭禍患”。要注意教義中微妙的區别,若僅僅是一種對行止的規勸,比如勸人莫作惡,若作惡會下地獄之類,倒不在此列。若僅僅隻談信奉,宣稱不奉我便會受禍、奉我則既有得亦有德,在子丘看來便是賊德,與無支祁及那四位伯君同流。賊德之人、賊德之事,後世多見,而先賢早已言之。子丘今日之言,既是伯禹叮囑又是臯陶所教,代表了一種文明思想的啟蒙。上述的那樣的教派,後世在中華之地也多有散布,但始終未成主流,概因中華文明以及文化傳統的源流在此,聖人啟蒙已久。子丘今日所言也代表了一種對待鬼神的态度,後世很多外來的思想、宗教、學說傳入中華時,人們看待以及改造、吸收它時,态度更接近于哲學而非神學。子丘的話說到這裡,衆人皆離座而拜道:“我等當追随伯禹大人治水、必盡舉族之力!”子丘亦起身還禮,然後退到了伯禹身邊,換成伯益坐在了案前。伯益取出了一本羊皮制成書冊,又命人在空地上擺了一面沙盤,沙盤上顯示的是淮澤治水成功後的地形地貌。現在要談正事了,還是老套路,先分配治水成功後的收獲。伯禹有言在先,還是那兩個原則,首先是已遷徙的各部族自願遷回舊地,其次是按各部族治水時出力多少劃分利益。伯益還宣布了另一件事,伯禹大人為了對抗淮澤水妖,要組建十陣軍隊,将來衡量為治水出力多少,這是最重要功勞。塗山氏大人起身道:“那些水妖神通廣大,據淮澤深處,尋常軍陣又如何能敵?”這也是在場其他人都想問的問題,抽調各部精銳及高手組建軍陣,也沒有辦法在淮澤中與水妖作戰。世人所謂的水戰,向來是乘坐戰船互相攻伐,對手也還是人。伯禹大人終于開口道:“面對妖邪之禍,若什麼都不做,那無支祁将永遠禍亂淮澤。組建十陣軍馬雖不能入水擒妖,卻可在岸上踞守、護佑各部民衆。水妖手段我已見識,雖可結陣興風浪撲上近岸,卻難以登上高陸。那些妖邪若離水上岸,大多神通難展,軍陣應可敵之。”伯禹的計劃,就是要各部先從能做的事情做起,不再信奉無支祁,組建軍陣在岸上防守,讓水妖難以深處内陸為禍,更不會再給它們任何好處。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幻夢終結者  寡夫從良記  重生之扶搖直上  遊戲入侵全球,我瘋狂強化神器!  渣女重生手劄+番外  重生之獨攬江山+番外  森林裡的小王子+番外  今天李雨箫又被催婚了嗎  鬼股(原名:股事志異)+前傳  “重生”之掌控+番外  穿書後我被四個大佬追着寵  師姐,我也不差啊,考慮一下吧  何患無柒(女尊)+番外  盜文頭子愛上我  我五行缺德,你命裡欠揍  還你兩頂綠帽子[快穿]  重生歸來,農女要逆襲  為你而生  那老闆真帥+番外  人欲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