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說網

第一小說網>人人都愛馬文才 筆趣閣 > 第426頁(第1頁)

第426頁(第1頁)

當下這些士族豪族便聯合官府将這一大塊地圈了起來,不許任何百姓靠近,又對外封了消息,不讓人知道這塊地是怎麼回事。那術士好似是個有真本事的,隻在幾個方位起了幾道堤壩,那甬江的水就被截住不往那裡流去,等枯水期過去,龍地越發明顯。為了沾染上“龍氣”,好讓家中“躍龍門”,這些人家還在術士的“指導”下偷偷的将家中墳冢遷到了此處,要從“先人”開始改換門庭,以此福延後人。很快的,那塊龍地裡就填滿了豪族遷來的墳冢,不但日夜有人看守這塊風水寶地,圍住水系的堤壩上也有家丁部曲維護巡邏。一切,都是為了不讓那條蛟龍沾到江河湖水,變成真龍回到水裡去。可如此一來,“龍”是困在這裡了,沿河兩岸的百姓卻倒了大黴。甬江從鄞縣穿流而過,因這條水系之利,鄞縣農人廣種稻米,獲利頗多。在沒有“截流”之前,每天汛期,江水都會從所謂的“龍地”那段支流分流,“龍地”附近沒有什麼人家,也沒有農田,淹了也就淹了,下遊則因此減輕了壓力,很少發生水情。但如今支流被截,無法再讓甬江分流,堤壩又有豪族把守,根本無法破掉,結果一到汛期水面就暴漲,淹沒兩岸無數良田,一夜之間就摧毀了無數人家大半年的心血。京中生變梁山伯和祝英台站在半山腰上,看着下方呈品字形的三道堤壩,和那塊所謂的“龍地”。正如老農所說,那被堤壩圍起來的洩洪區現在是滿目墳茔,南朝不似漢至魏晉那般厚葬,這讓遷墳有了許多便利,但即便如此,這些墳茔也一看便知道不是平民的,每隔幾百步就一個的茅屋,更說明了這裡守墓人的數量之衆。“從堤壩方向想辦法是不可能的。”祝英台指着下面三道堤壩。“設計這堤壩的人很厲害,下面做了一道溝渠,如果隻破一道的話,水會分流到另外兩邊,不會立刻破掉的。除非三道堤壩同時破了,否則水根本進不來。”“這裡至少有十餘家遷了墳。”梁山伯數着茅屋的數量,不怎麼樂觀地說:“數量太多,要是隻有家,還能想想其他法子。”“是不是要告知太守府?”祝英台抱着一絲希望問他。“和‘龍氣’有關,上面不會很敏感嗎?或者将這裡年年都淹的事情上報?”“你以為太守府會不知麼?”梁山伯搖着頭。“難怪世子幾番叮囑我要‘重視農耕’,他本就是想提醒我,鄞縣最大的問題在農事上。”不管是士族還是平民,刨人家祖墳在法理還是道德上都是很嚴重的事情。崔廉破堤壩分洪流淹沒了士族的良田,雖救了十餘萬百姓,可依舊被千裡追殺、被落井下石,最後不得不流落到異國他鄉,連名聲都沒有保全。崔廉好歹還是士族,還在京中和國内國外都有不少故交,所以才能保全性命,可他梁山伯算什麼?這比淹掉良田還可怕。别看他是縣令,可連像樣的出身都沒有,皂隸都敢給他臉色,真起了矛盾,便是被打死都沒人能說什麼。“難怪楊勉信誓旦旦今年肯定會發洪水,還保證你能補上那虧空,這麼高的水面,但凡一下雨就要向下遊湧過去,能沒有洪水嗎?”祝英台慶幸着。“要不是我們出來走訪一趟,要不是我們遇見了那樊姓老農,說不定真的就給那些衙役皂隸主簿等人給坑了。”兩人心事重重地下了山,回了衙門,鄞縣縣衙依舊是平時那般樣子,死水一般,每個人都懶洋洋的。梁山伯不在的時候,楊勉竟坐在梁山伯的書房裡肆無忌憚地看着他的公文,見梁山伯回來,他半點不自在都沒有的站起身來,向梁山伯招呼: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他一直在黑化+番外  死亡逃生系統  他從火光中走來  他的小茉莉又嬌又甜  星際獵愛指南+番外  穿越與你  藏在時光深處的你  婚後試愛+番外  全員瘋批!玄學小奶團治愈全球  我,快死了!你還讓我跟你去捉鬼  差生文具多啊的新書  我曾在時光裡聽過你  離婚以後+番外  不與你争  憑啥我的穿越不一樣  占有欲+番外  良文美卷  無敵的我,騎師蔑祖沖師姐  孽緣善緣,緣盡皆空  招惹計+番外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