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正曾是南府軍大将軍,能将之派到如此重要之地鎮守,自然是有幾把刷子。
他的造反也讓朝廷吸取教訓,駐守地方的統軍應定期調配,長時便容易成為軍閥。
天策府原本就有這樣的制,駐守地方的統軍任期最多不過三年,到期調換,隻換将不換軍!
同樣是因處于戰時,全國軍隊盡數調用,南府軍駐守江淮,是穩固大後方之用,當時并無調換之機,偏偏還就出了事……
董正朝乾夕惕,事躬必親。
一是因刀架在了脖子上不敢怠慢,二是他想通過這次跟北朝大軍作戰得到聲名威望,鞏固地位!
後有陸正淵支持,待時間到了,直接廢臨賢王溫旭,奪淮安王方屆之權,到時他就不是南朝的王,而是南朝的皇!
從鎮南王到後康皇帝!
這是多麼勵志的故事,比陸正淵都要傳奇。
因而每次軍議都是董正當仁不讓的做主,以宣示自己的地位。
這次還是如此。
董正指着高挂的堪輿圖,開口道:“北朝大軍已至山徽,并繞行至東攻進,到時就面臨橫渡運河!”
“本王以為,我等固守安曲并非良策,這是坐以待斃,還應在運河西岸駐防,阻其過河!”
在場将領颔首。
安曲東、西、北三面圍河,有這幾道天塹,無論從哪一方進攻,都會面臨渡河,這便是安曲易守難攻之處……
北朝大軍的進攻路線已相當明确,繞過山徽湖由東向西攻打安曲,必要渡運河,且大概位置都能确定。
安曲段運河有天然地利之便,又經修繕拓寬,想要橫渡也不容易。
大軍提前駐守西岸,阻敵過江,己方易守,敵軍難攻,實乃良策,稍有軍事常識人皆知。
隻是這并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敢不敢的問題。
駐守西岸,則意味着放棄了堅城,外出雖有機會取得戰果,可同樣可能萬劫不複。
要知道率領北朝大軍的可是元武帝!
董正提出的策略是建立兩道防線,其一外出駐守運河西岸阻敵過江,其二是堅守安曲。
這樣即使北朝軍隊攻過運河,也必有折損,到時攻城力有不逮,對南朝而言更為有利!
這确實是良策!
隻是守城的是誰?守河的又是誰?
這才最值得商榷。
“本部堂以為應當是南朝軍駐守運河以西!”
在董正話音落下,兵部尚書盧植立即出言!
作為堅守之策的主要制定者,他也來到了安曲城,軍需供給都在陸正淵手上,他留在後方無用。
南朝的兵部尚書很尴尬,既不掌兵,也不掌籍,更不掌錢。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大良風雲錄 綜武:開局學會九陽神功 離譜!你一明星除了唱跳啥都會! 賭石奇才 大明:毒士帝師,朱元璋勸我善良 瀕臨破産?怎麼做成科技巨頭了! 四合院:捐款?反手舉報非法集資 禦獸:我和我的變身器有億點強 掌家嬌嬌揣崽後,戰死相公回來了 洪荒:悟性逆天,我為截教第一仙 一人之下:武侯入世 魯路修:締造新紀元 四合院:我的平凡生活 謝謝你誇我十惡不赦 催天 末日生存遊戲:我養的崽是龍傲天 龍族:從QQ群歸來的路明非 八州天星志 南疆奇俠傳 天降校花,麻衣學姐請不要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