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謝是個孝子,雖然擔憂仕途,但仍不願意逼問老父,倒還是潘存古自己想通了,這日終于對長子說起那一件他自覺難以啟齒的陳年舊事。
既為秘辛,自然會摒退閑雜,不過潘存古再怎麼防範,也防範不得嬌杏這麼個“隔牆之耳”。
于是乎春歸理所當然便聽聞了潘家這件秘辛。
“原來潘存古的生母,從前有個青梅竹馬的表兄,兩人是指腹為婚,奈何潘母這位表兄十五歲時,家族遭殃,表兄的父祖皆落得抄家罷職下場,潘母的爹娘就變了卦,把女兒另嫁官宦門戶。又怎知潘母的表兄靠着自己又考取了功名,一度大受先帝寵信,表兄不忘舊情,雖然潘母那時已然過世,不過仍然提攜潘存古仕途順遂。
李公當年主張改革礦務,就是潘存古的表舅告誡潘存古疏遠李公,說李公已經成為申妃及燕王眼釘肉刺,生怕潘存古被李公連累。”
嬌杏歎了聲氣:“潘存古跟長子說起這件事時,着實懊惱不叠,因他當時雖然沒聽那表舅的話幹脆與李公斷交,不過也并沒将其中的利害向李公道明,結果到底還是眼看着李公因此獲罪,更沒想到多年之後,李公好容易遇赦,還是因為這事斷遭遇不測之禍。”
果然是與申氏和廢燕王有關!春歸早已聽了蘭庭的剖析,據蘭庭推測,當年燕王意圖謀反,就打過主意私匿公礦暗造武器,不想外祖父卻偏在那時主張改革,陰差陽錯對燕王謀反的計劃設制下障礙,而礦務改革随着一場突發的地動終止,外祖父也因而獲罪,燕王才有機會起兵謀反。
那時彭妃已經一敗塗地,唯有申妃還在拼死掙紮,先帝數回起意廢儲無奈卻被趙太師、許閣老等勸止,但先帝雖然未廢東宮,對于申妃之子的寵愛卻從來未曾衰減。
成祖原為燕王,是在燕地起兵攻陷南京才能登極九五,于是得位後下令遷都北平,燕王府為成祖潛邸,自那時起便不再有燕王的爵位。
但先帝卻因寵愛申妃之子,特封其為燕王。
不過後來這位燕王卻沒有先祖的幸運,謀逆以一敗塗地告終,申妃母子皆獲處死。
而今的魏國公,當年可是東宮信臣,是申妃及廢燕王的死對頭,但鄭秀為何忌憚蘭庭追察這起私運鐵礦案呢?
鄭秀不惜将外祖父三位滅口,一定是為防範潘存古道出當年隐情,那個暗中促成外祖父主張的改革功敗垂成的人,定是聽令于燕王,但燕王事敗,他卻沒有暴露,反而轉投了鄭秀,鄭秀靠着這人的運營,一直在私造兵器,為的就是競儲失敗後,興兵謀反!
而原為燕王信臣,後又轉投鄭秀者,就是潘存古的表舅!
“這人是誰?”春歸問。
——數個時辰之前,潘謝竟然才知道自己還有這麼一位“舅祖父”。
“他便是長治公鮑文翰,現任都察院之長首。”潘存古提起這位“恩長”時,神情也極其複
雜:“除我之外,當時無人知曉鮑公竟然趨從于燕王,後來燕王雖然勢敗,鮑公非但未曾受牽甚至還一直得重于今上,我是受鮑公提攜才一路青雲順遂,當時……我着實不能相告志唯實情。但自從那件事後,我也不願再受鮑公恩攜,尤其是當燕王勢敗!我們與鮑府,明面往來鮮少,故而世人都不知這層秘辛隐情。”
潘存古對長子說起這件事時,仍然不能釋懷:“我原本還心懷僥幸,以為長治公雖然曾為燕王逆黨,到底懸崖勒馬再不敢行叛逆之事,怎知……志唯父子三人,多半是為他所害,我甚痛怍,長治公幹脆将我滅口不是一了百了,又何必再行逼害無辜之人?!可是啊,我們一家,畢竟承蒙他的手下留情,我不得不領這恩庇。
但我知交李志唯,他為這件舊案,流放鐵嶺衛多年,也是因為這件舊案,父子三人都被殺害!可他的孫兒,為了保我潘家一門不遭禍患,明明知道這件事與我家密切相幹,卻甯肯與我家斷絕往來,這樣的深情厚義,該讓我如何報答?”
潘謝也陷入了矛盾之中,不知應當如何是好:“兒子實未料到,以忠直敢谏著稱的長治公竟然是,竟然是……廢燕逆黨。”
“這件事沒有這樣簡單,我也拿不準長治公如今投效了何人,且更無罪鑿指控長治公便是謀害志唯的兇手!但這件事憋在我心裡,憋在我心裡……日後我與志唯泉下相逢,我有何面目再見故人?更重要則是,燕王逆案雖湮滅于塵土,而今朝堂之上仍然不得太平,我這把歲數了,也不知還活得了多久,如若有生之年都不能為志唯讨回公允,我隻能寄望于子孫,你們,不可忘記志唯滿門待我們一家的情義,倘若時機合适……道出實情吧。”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廢太子 到底誰是玻璃心? 過氣後我被嬌養了 女配逆襲翻身[快穿] 冥王崽崽随身帶着小奶瓶,三界大佬争着寵 霍醫生,小爺有喜了+番外 我一上神,演神仙像億點怎麼了? 和精分霸總離婚後[穿書]+番外 迷戀 穿成炮灰白蓮花後我成了萬人迷+番外 秦時頌喬松 陛下,娘娘她不想争寵隻想養崽崽 反派:從滅龍王而金剛不壞 原來你暗戀我 藏孕肚去随軍,凝脂美人撩翻軍爺 四合院:開局捅婁子,秦淮茹急了 奧特:開局獲得黑暗迪迦模闆 美食:擺攤賣盒飯,治愈厭食症 難道我曾渣過他? 嫌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