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糊:“人無完人,皇帝不是聖人。漢武窮兵黩武,晚年有巫蠱之禍。唐宗弑兄屠弟,都是身上洗刷不掉的污點。
而朱元璋最為人诟病的,就是重啟宮人殉葬。
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一句,有不同的解法,但放在今天,不得不說,用陶俑殉葬是一項善政。
古代後宮妃嫔在皇帝駕崩後,通常有幾種結局。
廢除封号出宮歸家,守陵,出家為尼,被新皇帝接收,一般出在胡族和不太講究的皇帝身上,具體案例不點名。
最好的結局,加封尊号,在皇宮或随子就藩,但最殘忍的,無疑是殉葬。
商王朝有人殉人祭傳統,但周朝中原王國沒有。
秦國地處西陲,早年有人殉,秦始皇駕崩後,秦二世将後宮無子妃嫔和一個兄弟殉葬,同時陪葬的還有修建始皇陵的工匠。”
嬴政瞪大眼睛,秦國早年有人殉不假,但穆公殉三良,導緻人才出走,國力下降後,已經不再用活人殉葬,他的陵墓都用的是陶俑。
秦朝君臣恍然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秦二世不是扶蘇。
公子扶蘇純良仁義,不可能讓妃嫔工匠,更不能讓兄弟殉葬。
秦二世的行為,透着一股陰謀的味道,他是誰?
劉邦:“乃公還派人給始皇帝守陵呢!”
若扶蘇順利繼位,大秦的天下又能撐幾年?
糊糊:“秦漢之後,以法律形式明令禁止人殉。此後,人殉隻零星出現,而且集中在少數民族地區。
直到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朱樉去世,朱元璋下令兩位王妃殉葬,活人殉葬這一惡習死灰複燃。
洪武、永樂、洪熙、宣德、景泰五朝,殉葬宮嫔百餘,洪武永樂兩朝最多。
其中有無所出的宮妃,亦有皇子母,連剛入宮的二十多天,隻因‘賢而有才’就被選做殉葬人選的小宮女。
‘當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繩圍于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
皇宮如此,王府如此,民間跟風仿效,一時殉葬之風大行。
朱元璋甚至将此制度立為‘祖制’,為何獨獨明朝會在殉葬制度上重回先秦?
其一信奉靈魂不死不滅,從大封藩王就能看出來,苦孩子朱元璋苦日子過夠了,希望死後也能繼續享受帝王待遇。
其二靖康之變後朝廷民間‘守貞’之風盛行,程朱理學甚至提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一說。
其三則是出于政治需求,嚴防後宮幹政和外戚做大。”
獨自飛翔:我就說老朱和朱熹有關系吧!
言不由衷:一己之私,從皇宮王府到富豪之家,害了多少無辜人。
秦王朱樉不關注兩位王妃的下場,隻在乎,“洪武二十八年,我死了!”
掰着手指頭算,還剩下多少壽命,然後問道:“我怎麼死的?”
旁邊的父親兄弟齊齊沉默。
朱元璋試圖代入後人的視角,他殺過那麼多人,各路義軍、官吏、反賊……連在後人眼中,他都是一個嗜殺之人。
為何獨獨宮人殉葬,最受诟病?
因為宮妃隻是皇權的附屬品,不影響統治,隻是為一己之私,從而引得民間紛紛效仿,無數無辜女子因此喪命!
馬皇後:“皇上,日後勿行殉葬!”
糊糊:“直到天順年間,正式廢除宮妃殉葬制度,皇宮無宮人殉葬。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通房生存守則 無處遁形[刑偵] 電競大神在線撒糖 穿書之我成了景先生的宿主 惡魔竹馬,強勢愛!/奈何青梅要嫁我+番外 那個頭鐵的上将+番外 大秦萬歲,萬萬歲! 重生之我的房子必不可能塌 雲落流霞映山天 大師兄失憶以後+番外 混沌初始 追妻成狂,獵愛小軍醫 團寵八零:嫁最猛硬漢生最萌崽崽 張家百鬼錄+番外 百倍消費返現系統 我帶着系統抱大腿 諸天從四合院啟航 我,趙子龍 穿書後大佬們争着要娶我 瑪麗蘇和金手指和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