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6章禦駕親征
長安。
關中的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連續多日天色晦暗,雨水綿綿。
祭天之時若是遇上雨雪,那是不詳之征兆,但是大軍出征卻完全不必忌諱這些。而且春雨貴如油,初春之時遇上這等雨水,剛剛開化的土地被雨水浸潤,小草都已經冒出草尖,春耕之時土地濕潤氣候适宜,正是一年好收成。
三月初六,黃道吉日,李二陛下統禦十餘萬兵馬自長安出發,誓師東征。
此行,李二陛下将長孫無忌、劉洎、褚遂良等人帶在身邊充當幕僚,大軍浩浩蕩蕩,拔營跨過灞橋,向東挺進。
太子李承乾、晉王李治、、李元景、蕭瑀、房俊、李道宗、馬周、柴哲威等人以及諸位皇室親王,率領文武群臣來到灞橋之畔,彙合萬餘長安百姓,恭送李二陛下東征。
半日之間,灞橋兩頭栽植的楊柳被折的光秃秃,無數枝條被百姓折下,送予自家出征的子弟手中。
折柳贈别的風俗始于漢而盛于唐,漢人送客至灞橋,往往折柳贈别。若是适逢春日,則會将柳枝簡單的制成吹笛,“嗚嗚”鳴響,響徹灞水。
秦漢以降,關中每為征戰之地,關中兒郎喋血江山,大江南北、長城内外都灑遍了他們的鮮血,埋遍了他們的白骨。每一次征戰,無論勝敗,都意味着無數的關中兒郎一去不回,家中親人便在灞橋橋頭,揮淚送别。
年年柳色,灞陵傷别。
如今大唐繁盛,唯有遼東一隅的高句麗未曾臣服,成為帝國隐患,皇帝陛下禦駕親征,必将蕩平寰宇、一統海内,則四海升平、國泰民安。
這有可能是大唐立國之後的最後一戰,卻也代表着又将有無數的關中兒郎埋骨遼東,不得還鄉。
為國征戰,男兒之本分也。
骨血分離,亦是人性之怆然也。
百姓們即希望家中兒郎能夠建功立業,追随皇帝陛下一統寰宇,又希望兒郎能夠安然歸鄉,盡孝膝前……
……
李二陛下曾經無數次率軍出關迎戰強敵,也曾數次經曆這等生離死别。灞橋兩側的哭号嗚咽之聲,伴随着流淌的灞水滔滔綿綿,一聲聲鑽入二内,使得李二陛下前所未有的泛起一股悲怆蒼涼之感。
男兒之志滌蕩四海,建功立業封妻蔭子,這本沒錯。
然而當家中男兒為了家國大業,為了一生前程,卻埋骨在異域他鄉,魂魄不得回歸桑梓,又是何等的悲涼凄婉?
生平頭一次,坐在禦辇之上的李二陛下感受到人生無常、生死難測,為了覆滅敵國之大敵,為了完成自己畢生之功業,将會有多少關中兒郎在他的麾下浴血奮戰,最終埋骨遼東?
當然,隻是一瞬間的内疚與彷徨之後,李二陛下便立即堅定起來。
一将功成萬骨枯,更何況是敵國千年之安穩,帝皇畢生之霸業?太史公曾言“私有輕于鴻毛,重于泰山”,自己以及麾下之兵卒,固然是奔赴一場鮮血噴灑的戰場,有無數的兒郎即将葬身戰場,可正所謂家國天下,又有哪一天的安甯不是用無數的鮮血和生命換回來的?
隻要死的有價值,死得其所,便是他李二陛下馬革裹屍,又何嘗不可?
……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第一甜婚+番外 始更 我在中世紀砍頭二十年 大話春秋第一部之子息絕響 綜影從歡樂頌開始 暖妻入懷 他有點難追 我真的不是綠茶 (綜韓劇同人)啊,我是反派的真愛[綜]+番外 再興大唐,從西域開始泡妞 (綜漫同人)齊木栗奈不會因廁所少年成為純愛戰神 大漢同意你改革,沒讓你推翻自己 嫁給渣男叔叔後,渣前任破防了 霸業天子 明末之定都上海 異星傳送門之黃金大陸 我是一棵大山裡的闆藍根 權謀大明,閹黨崛起 四個大佬跪在我面前叫師父 不是肉身增幅嗎,你怎麼成盤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