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說網

第一小說網>天唐錦繡最新章節免費閱讀 > 第2617章 曆史之謎(第1頁)

第2617章 曆史之謎(第1頁)

第2617章曆史之謎

“服胡僧藥,遂緻暴疾不救”,這是一句出現在《舊唐書》當中的話,即便不是李二陛下真正駕崩的死因,想必亦不遠矣。

相比于《新唐書》以及《資治通鑒》等書當中“痢疾”癰疽”等等死因,顯然還是《舊唐書》更為可靠一些。

畢竟《舊唐書》成書年代更接近唐朝,而且裡面大多數内容都是照抄當時唐朝的典籍,其史料等多來自于唐人的私家傳記、行狀、譜牒,甚至是唐代地方機構送入史館的各類社會人士的事迹。

這些資料當然也免不了存在造假、虛飾和曲筆等情況,但是經由多道程序把關、審核、編修,其可靠成分居多應是不争的事實。

而《新唐書》成書晚,除了利用正常資料,還大量引用了一些唐代的小說和傳聞,甚至是文學杜撰以及街巷瑣語,采集入史時一概以為即是實錄,未免以訛傳訛,尤為重要的是,《新唐書》的編纂者歐陽修以及宋祁,尤其是前者,政治傾向非常明顯,其著作之中時常夾帶私貨……

總而言之,李二陛下由于服食丹藥不當而殒命,這基本可以确定為事實。

而且《舊唐書》裡明言“服胡僧藥,遂緻暴疾不救”,更加清晰的道出了實情的真相,是因為服食了有胡僧煉制的彈藥,“遂緻暴疾不救”。

采日月之精華、天地之神魄煉制丹藥而服食,這是道門自古以來的技術,管不管用暫且不說,反正曆朝曆代都信以為真。這股風潮至魏晉之時被發揚光大,原本服食丹藥是為了長生不老,而魏晉名士們早已不局限于如此虛無缥缈的目标,因為“五石散”的意外問世,使得這些名仕們發現了新大陸,緊随其後各種稀奇古怪的丹藥陸續問世,人們趨之若鹜。

清談聚會,若是不能吃一點五石散而後披頭散發瘋狂搖擺,你都不好意思自稱“名仕”……

隋唐兩代結束了南北朝混亂的局面,文化上卻是上繼魏晉、一脈相承,這股服食丹藥的風潮雖然略有削減,卻始終不曾斷絕。

達官顯貴,更是尤擅此道。

從王福來處回到寝宮,房俊坐在花廳裡喝着茶水醒酒,愁眉不展。

他先前已經向李二陛下谏言,不要過多服食那些所謂的丹藥,然而李二陛下并未放在心上。這倒也不怪李二陛下剛愎自用、不聽谏言,實在是這個年代尚未有化學這門學科出現,更沒有檢驗一些有毒礦物質的手段,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那些用稀奇古怪的各種礦物質煉制的丹藥會對身體有多麼大的危害。

那麼多珍稀寶物、稀有藥材提取其精華而煉制的丹藥,怎麼可能有毒呢?

大不了吃下去沒用處,說能吃死人是誰也不信的,縱然當真死了,也是别的緣故,甚至是丹藥吃少了……

做實驗證明丹藥有害的辦法也不行,煉丹的道士不是傻子,相反這些人可謂是這個年代最精英的“科學家”,醫蔔星相無所不精,丹藥的配方是經過各種理論反複權衡的,他們沒法知道這些礦物質長久服食會使人慢性中毒,但是卻知道絕對不能一下子就将人吃死。

重金屬中毒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做實驗來證明的方法耗時日久,不夠一針見血,即便事實如此,也很難讓人相信。

可自己難道就眼睜睜的看着這位雄才大略且對自己寵信有加的一代帝王在這種劇毒當中一去不回,最終步上曆史之後塵,壯志未酬便溘然長逝?

與公與私,他都不能視若不見。

可如何插手其中,卻又需要耗費一番腦筋,左思右想,也沒有什麼妥善的辦法。

越想越是煩躁,他甚至都想帶兵直接沖進那座金飚門,将煉藥的番僧一刀剁了,一了百了……

這當然不行。

九成宮再是離宮,那也是大唐帝國的宮殿,是皇帝的駐跸之處,屬于最高規格的戒備等級,整座宮殿有數千禁衛日夜值守,一旦有人率軍沖擊宮門,那便形同謀反,就算是李二陛下的親兒子也隻有死路一條。

抿了一口茶水,房俊愁的歎氣。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明末之定都上海  大話春秋第一部之子息絕響  不是肉身增幅嗎,你怎麼成盤古了  我在中世紀砍頭二十年  再興大唐,從西域開始泡妞  霸業天子  嫁給渣男叔叔後,渣前任破防了  (綜韓劇同人)啊,我是反派的真愛[綜]+番外  (綜漫同人)齊木栗奈不會因廁所少年成為純愛戰神  綜影從歡樂頌開始  暖妻入懷  我是一棵大山裡的闆藍根  第一甜婚+番外  異星傳送門之黃金大陸  他有點難追  權謀大明,閹黨崛起  始更  大漢同意你改革,沒讓你推翻自己  我真的不是綠茶  四個大佬跪在我面前叫師父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