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7章相談甚歡
說到此處,盧彥卿又看向房玄齡,溫言道:“吾家幼兒承蒙房相教誨,受益匪淺,老夫還得多多感謝房相才是。”
這說的就是盧照鄰了。
當初盧照鄰跟随盧家人前來府上,之後便留了下來,在骊山農莊的學堂裡讀書,與狄仁傑、李敬業、駱賓王等人同窗,接受房玄齡教導,表現甚是優異。
房玄齡客氣道:“都是自家子侄,稍加點撥,何以稱謝?其實若當真要道謝,倒是吾要謝謝盧家才是,盧照鄰少年聰慧、天資絕頂,假以時日,或許吾要以其為榮也說不定。”
此言并非吹捧,不僅僅是盧照鄰,狄仁傑、駱賓王這兩個小子亦是同樣驚才絕豔之輩,李敬業稍微差了一點,但是領導力極強,對于戰陣兵書的領悟能力極其罕見。
教導這樣的學生,令房玄齡成就感甚大,有時候他都不敢置信,這等堪稱“神童”的小兒平素可謂萬一挑一,可遇而不可求,怎地忽然就小蔥一般冒出頭來,且齊刷刷的出現在自己眼前?
真是神奇……
“哈哈!幼稚小兒,焉敢當得房相如此盛贊?再是聰慧的孩童,亦要德高望重之士予以教誨點撥,否則難成大器。吾家小兒能夠拜在房相門下,實在是他的造化,詩詞經義學了多少倒也無妨,隻需學得房相為人處事十之二三,便終生受用不盡了。”
這年頭拜師,首重德行,次重學識,再重人脈。
所謂“求學先求德”,“治學先治本”,一個人有了高尚的品德才能有厚重的名氣,才能登堂入室,盡入仕途。學識自然也重要,普天之下号稱名儒實則沽名釣譽者不知凡幾,想要學一點真本事,當真不易。最後,便是師門的人脈,雖然比不得宋明清三朝科舉考場之上維系下來的“朋黨”,但是一個位高權重、人脈通達的老師,對于學生的幫助不言而喻。
而這三點,房玄齡不僅盡皆兼具,且俱是天下翹楚。
對于盧照鄰等學生,房玄齡自然萬般喜愛,心中牽挂他們的前途,盧彥卿亦非外人,便直言道:“隻不過盧照鄰固然聰慧,性格卻有些軟弱,為人處事亦欠缺圓滑,将來進入仕途,恐怕磨難重重。所以,吾打算在學院開學之後,将他們送入講武堂,然後送入軍中曆練一番,磨砺心性,三年五載之後,不敢說對于學業有多少幫助,但是将來仕途之上面對苦難的時候,能夠堅韌不拔、百折不撓,這才是最重要的。”
房俊在一旁默不吭聲,心中卻深以為然。
所謂“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太聰明的孩子,其實大多在往後的人生當中遭受挫折便一蹶不振,下場凄慘。
盧照鄰便是如此,這孩子從小便頂着“神童”的名聲,順風順水人生遂意,進入官場更是直接成為親王的心腹,從未遭受磨砺。結果仕途困厄,便彷徨無措,一蹶不振。
智商超群,情商卻實在普通,曆史上這類“神童”最終都沒有什麼好下場,比如楊修,比如甘羅……
若是能夠将其放在軍伍之中加以曆練,磨砺心性,的确是一個很好的培養方法,至少可以鍛煉他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迎難直上,遭遇挫折之後能夠隐忍不拔。
盧彥卿曆經兩朝,人生閱曆極其豐富,聽聞此言,當即肅容說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房相能夠為了小兒之前程殚精竭慮,實在是他的福氣。既然小兒喚房相一聲老師,學業之上自然一切都可做主,無論将來一飛沖天,亦或少小夭折,範陽盧氏絕無半句怨言!”
盧氏從旁插嘴道:“都是一家人,如今更是親上加親,教導子侄自乃分内之事,大兄萬勿如此客氣。”
盧彥卿捋須大笑:“說得好,既然是一家人,那這等客套之語,吾不再多說。”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大漢同意你改革,沒讓你推翻自己 暖妻入懷 不是肉身增幅嗎,你怎麼成盤古了 大話春秋第一部之子息絕響 再興大唐,從西域開始泡妞 我在中世紀砍頭二十年 (綜漫同人)齊木栗奈不會因廁所少年成為純愛戰神 明末之定都上海 始更 四個大佬跪在我面前叫師父 我是一棵大山裡的闆藍根 嫁給渣男叔叔後,渣前任破防了 異星傳送門之黃金大陸 我真的不是綠茶 他有點難追 第一甜婚+番外 (綜韓劇同人)啊,我是反派的真愛[綜]+番外 綜影從歡樂頌開始 霸業天子 權謀大明,閹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