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9章真相在曆史的背後
許敬宗知道之後,果斷把裴氏休了,并以不孝的罪名上奏皇帝請求把許昂發配嶺南,高宗李治準奏。
這件事能說是許敬宗不對麼?
許昂的行為放在任何一個年代都是禽獸不如之舉,再是如此懲處都不為過,純屬罪有應得。而許敬宗納虞氏為妾,老夫少妻,又有什麼奇怪?
“嫁少女于夷落,納采問名,唯聞于黩貨”,這樣的理由同樣蒼白無力,古代的婚姻本來是就是由家長包辦的,沒有自由戀愛這個說法,身為一個父親,把女兒嫁給誰,那是人家的家事,又不違法,收多少彩禮,也無定額。
況且馮家也确實不錯,雖然遠了一點,但人家是嶺南的土皇帝,也不比一般的部堂級别高官差吧?
至于《新唐書》給予的罪狀,““敬宗營第華僭,至造連樓,使諸妓走馬其上,縱酒奏樂自娛””,純屬扯淡。
許敬宗身為宰相,受到李治重用,“朝廷重足事之,威寵熾灼,當時莫與比”,這樣的身份地位,生活奢華一些有什麼問題?
似魏徵、于志甯那般高官顯爵卻依舊清貧、不喜物欲,着實難能可貴,可是豈能以他們的标準去要求天下人?
許敬宗很有錢,也很喜歡花錢,這并沒有什麼問題,關鍵在于君子愛财,是否取之有道,隻要非是貪墨收受賄賂,誰又能管得着?
自古以來,許敬宗最重要的一條罪狀,便是篡改曆史。
都是怎麼說的呢?
封德彜因為和他有個人恩怨,許敬宗公報私仇,在寫曆史時,“盛加其罪惡”;錢九隴本是皇家奴隸出身,許敬宗因為和他結為兒女親家,便在史書中蓄意拔高,說他是門閥出身,尉遲敬德也因和許家有姻親關系,被隐瞞罪惡;李二陛下賜《威鳳賦》給長孫無忌,許敬宗改成賜尉遲敬德;白州人龐孝泰,被高句麗打敗,因為給了許敬宗錢,卻在史書中說“漢将骁健者,唯蘇定方與龐孝泰耳,曹繼叔、劉伯英皆出其下”……
聽上去,會不會産生一種錯覺:許敬宗好厲害啊,煌煌曆史他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事實上,這絕無可能。
許敬宗參與編撰的史書,是大唐官方編撰的正史,非是個人著作,一起參與編撰的大儒不可計數,許敬宗隻不過是因為皇帝的信任以及個人的文學修養忝為領導,所有人都對史書是否完善負有責任,這些人個個都是一方大儒,豈能任由某個人一手遮天、肆意篡改?
衆所周知,“著史”是古代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意義非常重大,必須在朝廷的政治綱領指導之下去完成。
就好比在後世,黨史研究室請你去編寫黨史,難道長征、抗日的曆史任你随意發揮?
尤為重要的是,史書編纂完成之後,李二陛下、李治兩代君王盡皆誦讀,并且都表示滿意,甚至嘉獎賞賜許敬宗……
許敬宗編撰史書之時,封德彜被人告發,說是玄武門之變前夕高祖李淵曾想立李二陛下為太子,結果因為封德彜的阻撓而作罷,聽聞此事,李二陛下相信了,立刻下诏廢黜追贈給封德彜的官職,削奪封戶,改谥為“謬”;長孫無忌此時則以謀反罪被殺。
對于這些有過之人,官方編修的史書當然要對他們加以貶低,這是政治基調,誰敢改弦易轍?
錢九隴出身雖低,卻是開國戰将,死後陪葬李淵獻陵;尉遲敬德跟随李二陛下多年,死後陪葬昭陵;龐孝泰則陣亡于高句麗戰場,和十三個兒子一同為國捐軀,氣沖霄漢、可歌可泣,對于這些朝廷肯定的正面人物,官修曆史對他們的先進事迹往好的說,同時将劣迹予以淡化,是難以避免的,古往今來概莫如此。
這有什麼問題?
至于一力支持高宗李治廢黜王皇後、改立武媚娘為後,導緻大唐國祚險些斷絕……誰能知道一介女流居然在三十年後改天換日、君臨天下?
跟你說了也沒人信啊!
當時許敬宗之所以支持武媚娘,隻是想要協助高宗李治整肅朝堂,幹掉長孫無忌之後自己上位,純粹的政治鬥争而已,與忠奸何幹?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綜韓劇同人)啊,我是反派的真愛[綜]+番外 明末之定都上海 第一甜婚+番外 他有點難追 異星傳送門之黃金大陸 綜影從歡樂頌開始 霸業天子 大話春秋第一部之子息絕響 再興大唐,從西域開始泡妞 不是肉身增幅嗎,你怎麼成盤古了 我在中世紀砍頭二十年 嫁給渣男叔叔後,渣前任破防了 四個大佬跪在我面前叫師父 我是一棵大山裡的闆藍根 我真的不是綠茶 暖妻入懷 大漢同意你改革,沒讓你推翻自己 (綜漫同人)齊木栗奈不會因廁所少年成為純愛戰神 始更 權謀大明,閹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