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英艦回撤,海外強敵真空,朱天宇迅速抓住時機,決定開始鼓勵民間自由海外貿易。
畢竟,現今國中整體形勢雖已顯平順穩定,但大明作為東南亞海島型國家,如要加速國内經濟與民生發展,則必定要依仗海外貿易制造順差積累财富。
除卻鼓勵民間出海外,朝廷市舶司亦派專人開始尋求與婆羅洲之荷蘭東印度公司進行官方接洽,加裡曼丹島作為距大明島最近之海外大島,互通商貿的行為早已有之,不乏先例,且這一區域地處大明以東海域,受英艦及英格蘭海盜威脅相對較小。
所以,朱天宇期望由此東隅打開貿易大門,便合情合理,順理成章了。
至于先前朱天靖率部截獲荷蘭船艦之事件嘛,由于事前周密計劃,加之大明曆來并無截獲别國船隻的先例,遂想來,這盆禍水,極有可能此刻已然是潑到了英格蘭海盜身上!
一時半會兒荷蘭方面應不會發現,便也就不會即刻将矛頭頂過來。
............
婆羅洲,最早華人對此的接觸,大約可追溯到公元414年(既晉安帝隆安14年)。
這一年,中國僧侶法顯曾由印度求得佛法,回歸中國途中經過南洋,便曾提及耶婆提(Ye-po-ti)。
據史家剖析,認為此地應該就是現今的婆羅洲。
中國和婆羅洲最早的通航記錄,則是出現于《梁書》裡。
公元520年(梁武帝普通原年),在中國古籍中,當時此地被稱為渤泥(Poni)、婆利(Poli)、或婆羅(Polo),後來演變成婆羅乃(Brunei),也就是今通用的文萊一名。
到了梁、隋、唐三朝,婆利都開始有遣送信使向中國朝貢方物,直至宋代這種接觸繼續保持,到原明朝一系列史無前例的官方航海便在此時開始,最着名的要算是鄭和的七下西洋,據記載曾兩次經過渤泥。
14、15兩個世紀間,華人已有在沙巴的今那巴打岸河(SungaiKinabatangan)居住的記錄,有一明朝使者王森屏傳說還做過沿岸地區的統治者-拉者(Rajah),當時約公元1375年(明洪武8年)。
到得現今十八世紀中葉,1757年,婆羅洲上華人活動則逐漸轉移集中到西部,以金礦開采為主業。
如坤甸(Pontinak)和三發(Sambas)兩地,便有着大批的華工。
而荷蘭殖民勢力這一時期對婆羅洲的侵入,則給居于此金礦區域的華工帶來了不小的災難。
起初,這些荷蘭人還會與華人進行平等商業合作,後來,在其利益驅使下,這種平等的合作關系正逐步被打破!
朱天宇治下的大明,便是在這種情形與曆史格局環境下,開始了對婆羅洲之探索的。
............
9月10日,朱天宇下旨,命市舶司主事葉初,天靖部下副将楊傳武二人,領兵士三百人,乘定風号風帆艦,護航商船三艘,絲綢5萬匹于五日後出海婆羅洲進行貿易活動!
如今,大明海軍軍力有所增強,但相較英法荷葡等西方諸強來,仍還有頗大差距。
所以,此次朱天宇遣人遠赴婆羅洲走絲綢生意,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打鼓的。
加之近年海上被封鎖,大明島上所有海外貿易趨于斷絕,幾年的時間,外海形勢兩眼一抹黑,時過境遷猶未可知。
遂此次行程,除卻本身生意外,其實朱天宇更加迫切想要獲取的是關于現今婆羅洲西部區域之勢力分布及各方局勢詳盡情況。
朱天宇一個多月來,手中捏着垂釣系統福利提供的婆羅洲金礦詳盡地輿圖,早已對婆羅洲之金礦垂涎不已,自是希望能盡早于婆羅洲打開局面。
而要達到此等目的,那此次的絲綢販運之旅便顯得至關重要了。
............
9月15日,大明京都海京,西坊市街。
晨早,一襲青衣,周身酸儒書卷氣的葉初行出家門,走到街口對面的早點攤子旁,于袖口中排出幾枚銅錢,擲于攤主圍爐桌上的瓷碗内。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我靠睡覺躺赢驚悚遊戲 遇到男鬼後我成了救世主 開局見女,請斬下留情 紅樓之放置江湖 忠犬收割機[快穿]+番外 晨曦追風時 妄念是你+番外 地窟婚配:多子多福,開局送獸娘 我與權臣解青袍 惡毒女配拿穩了甜寵劇本 星辰曦月 假千金是個小福星 玄學種植大師 世界你最溫柔 夕暮染光時 運河島 滿級大佬制霸娛樂圈[重生] 甘為公主裙下臣 本宮強撩侍衛以後 九昭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