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說網

第一小說網>三國,我的系統不逆天 > 第95章 袁紹還債贖人王允的謀劃(第1頁)

第95章 袁紹還債贖人王允的謀劃(第1頁)

“混蛋,李駿,你這個混蛋”

回到信都的袁紹差點沒氣炸了,本來就在頭疼還債的事情,現在居然還要贖買那些心向于他的世家之人。

“父親,怎麼辦,難道和李駿開戰?”

袁紹看着自己這個長得不怎麼樣的兒子,就氣不打一處來

“開戰開戰,我們拿什麼開戰,去,你去告訴李駿的信使,就說他的條件我答應了,三個月内,糧草人口都會交付給他。”

“諾。”

接到袁紹準信的信使這才心滿意足地離開了信都,說實話在信都他待得一點也不舒服,這冀州吃得住得還是老樣子,哪有幽州舒服。

常山國的世家聽說袁紹願意贖買他們,也是感激涕零,把土地以破産價賣給了郡守府,李駿也不想落一個巧取豪奪的名頭,把那些用不上的珠寶之類的都拿去買了世家的土地,糧食,佃戶。

現在名聲傳出去了,袁紹也是騎虎難下,開打在冀州各郡征集人口,各地郡守按袁紹的吩咐,把那些沒有土地的百姓,流民都征集起來,送到中山國。

趕到常山國接收人口的于謙樂壞了,現在的并州缺的就是人口,像雁門等地雖然農業不發達,可是發達的工業畜牧業很缺人口啊。

于謙一邊宣傳并州的情況和政策,一邊安排赈濟百姓,大部分百姓也是沒了土地才選擇離開冀州,對于他們來說,隻要有活計,根本無所謂是當牧民還是當工人,于謙的招募顯得極為順利。

三十五萬人口,對于漢末來說,差不多是一個中等郡的全部人口。

對并州來說,差不多增加了四分之一的人口,李駿怕并州壓力太大,幹脆把袁紹給的五十萬石糧食也一起交給了于謙,又從幽州府庫調撥了三十萬石糧食,這下把于少保給樂壞了。

考慮到冀州現在隻有一郡之地,成立專門的部門并不劃算,李駿隻是讓張合樂進帶一個軍暫住,行政上就準備交給并州,為此,李駿特地趕到常山國,找到于謙。

“廷益,這常山國我準備交給你一起管理,這樣也算是給你并州增加一個産糧地,怎麼樣?”

“多謝主上信任,我一定會管理好此地的,隻是我想問主上要個幫手。”

“哦,你想要誰?”

“主上的小舅子,諸葛亮。”

李駿一愣,也不得不佩服于謙的眼光,不過再一想,蔡邕和王猛的第一門生,能不厲害嗎,以諸葛亮現在的機遇,再曆練曆練,隻怕比曆史上更強

“隻要蔡翁和景略先生同意,我便沒有意見。”

“主上應允了,那我親自寫信給蔡翁和景略,相信他們會同意放小亮出來曆練的。”

于謙是個有能力有手腕且正直的人,李駿一點也不擔心小武侯會吃虧,便放心地交給于謙自由發揮了,沒有去過問于謙怎麼安排諸葛亮。

既然到了常山國,李駿也不急着回去了,除了準備交割一下世家,也準備去視察一下河内,算算時間,王允那邊也應該要搞事情了,自己可以就近看看能不能占點便宜。

袁紹割肉一般的心情在見到一衆世家之後便煙消雲散了,冀州各地的世家紛紛表示了袁紹的效忠,紛紛拿出錢糧支持袁紹擴軍,這讓袁紹有種意外之喜的感覺,頓時感覺那些人口給得也不是那麼虧了。

辦完冀州的事,李駿帶着骁果軍和虎贲營直奔河内而去,這塊領地自己還從來沒踏足過,徐晃畢竟是武将,也不知道治理得怎麼樣了。

事實證明,徐晃曆史上那句周亞夫之風絕對不是瞎說的,整個河内治理得井井有條,到處欣欣向榮。

聽說李駿來了,徐晃馬上帶着趙雲,出城十裡相迎,遠遠看見塵土飛揚,虎贲軍和骁果軍簇擁着李駿沿着官道而來,二人趕快下馬,站在路邊,等李駿近前,徐晃和趙雲上前一步行禮

“徐晃(趙雲)見過主上。”

見到自己的兩大愛将,李駿還是非常開心的,一把扶起二人

“哈哈哈,公明,子龍,好久不見,我也是心血來潮,來河内看看,倒是打攪你們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厲先生的寶貝太磨人  凡人修仙途  躲避朝廷追殺手冊  六十年代 考軍校  把古早文變成晉江文  修真界第一心理師  異能被廢我靠煉丹火遍全聯邦  騎士歸來之天命騎士  太子妃很忙  穿成女配後我成功上位  一條四爺,二餅福晉+番外  外長的網紅人生  我家總是站錯隊  人在奧特,我成為了奈克瑟斯  快穿之輪回簿之主  今天你吃了嗎  (重生)寂寞安然+番外  總裁任性鬧分手  我才不想和主角談戀愛(穿書)  太蒼天帝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