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訂盟後,項羽引兵東歸,劉邦也本想退兵,但是這個時候張良、陳平認為漢已得天下大半,項羽現在又兵疲糧盡,如果錯失此次機會,将會養虎遺患。因此,他們向劉邦建議乘勝追擊,消滅項羽。于是劉邦下令全力追擊楚軍。而且劉邦在部隊行進到陽夏南面的時候讓部隊駐紮下來,和齊王韓信,建成侯彭越約定日期會合,在固陵共同圍擊楚軍。可是劉邦到達固陵,韓信、彭越卻沒有來會合。項羽呢又率軍殺了個回馬槍,把劉邦打得大敗,于是劉邦又跑回營中,深溝高壘堅守了起了。
劉邦就納悶了,本來都約好了的。為啥韓信跟彭越都沒有來呢?咱們先說說韓信。在濰水之戰中韓信大敗楚軍,且殺了楚将龍且,項羽便派武涉去勸韓信反漢自立,和楚漢三分天下。但是韓信感念劉邦的知遇之恩,以及韓信向劉邦說要封代理齊王的時候劉邦直接就封他為齊王,覺得劉邦很是信任他,所以不肯背叛劉邦。但是呢,後來韓信的謀士蒯徹又想勸韓信韓信反漢,于是便以相術勸道:“您的面相,不過封侯,且危不可安。您的背相,顯貴不可言。”韓信說:“這話什麼意思呢?”蒯徹說:“楚人起兵彭城,攻至荥陽,卻兵困京、索,被阻成臯。漢王統兵數十萬,憑鞏、洛險要,卻兵敗荥陽,兵傷成臯,隻能逃到宛縣、葉縣之間,這就叫智勇俱困。如今,不如讓楚、漢同時存在下去,您和他們三分天下。憑借您的賢聖以及強大的軍隊,迫使燕、趙屈從,為天下百姓請命,割大弱強,以立諸侯,便可以使天下歸服于齊。”韓信說:“漢王把他坐的車子給我坐,他穿的衣裳給我穿,他吃的食物給我吃。我聽說,乘坐他人的車子,就要承載他人的禍患,穿着他人的衣裳,就要懷揣他人的憂患,吃了他人的食物,就要為他人的事業效死,我怎能見利背義呢!”蒯徹說:“陳馀、張耳本為刎頸之交,到頭來,兩人卻都想置對方于死地。您和漢王的交情比得過這兩人嗎?大王涉西河,虜魏王,擒夏說,引兵下井陉,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這叫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哪裡是您可去的地方呢?”聽到這有些動搖了,于是韓信說:“先生暫且休息吧,我會考慮的。”幾天後,蒯徹見韓信還是沒有動靜,于是又來勸說,但是韓信還是不忍叛漢,自認功勳卓著,劉邦不會奪去自己的齊國,便謝絕了蒯徹,但是此時的韓信内心已經開始動搖了。蒯徹見勸誡沒有被采納,就裝瘋賣傻做巫師去了。到後面,劉邦跟韓信約定一起合圍楚軍的時候,韓信沒有反叛漢王劉邦,但卻也沒有按照約定去與劉邦會師。彭越這邊呢心裡也有自己的打算,于是就找了個借口說:“我這邊剛剛平定魏地,還畏懼楚軍,不能前往。”至于他心裡盤算着什麼呢,咱們稍後細說。咱們先來說說蒯徹,這可是位牛人。
蒯徹,因避漢武帝劉徹名諱而在《史記》《漢書》中被記錄為“蒯通”。範陽(今河北省定興縣固城鎮)人,一說齊人。中國秦末漢初縱橫家、辯士。
早在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八月,的時候陳勝命武信君武臣北上收複趙地,武信君進攻的第一個目标就是範陽縣城。蒯徹就遊說範陽縣令徐公說道:“我是範陽的一名百姓,名字叫做蒯徹,我先是對您要死了而表示哀悼,又為您得到我蒯徹而獲得生路表示祝賀。”範陽縣令一聽,也是一頭霧水。怎麼我一會要死了,一會又活過來了呢。于是就問蒯徹說:“我怎麼就要死了,您又為什表示哀悼呢?”蒯徹說道:“您做這個縣令已經十多年了吧?在這十多年裡,您殺了多少人,又對多少人用了刑,恐怕您自己都記不清了吧。這些人不敢對您報複那是因為害怕秦國嚴苛的律法。可現在天下大亂,秦國的政令不能貫徹和執行,這樣哪些記恨您的人就會找您報仇雪恨并以此成就功名,因此我向您表示哀悼。”徐公又說了:“那為什麼得到您就得到了生路了呢?”蒯徹說道:“趙國武信君派人前來向我詢問他的吉兇禍福,我現在要去會見并勸說他,我打算這樣跟他說:‘您一定要戰勝敵人然後才取得地盤,攻破城池然後才占據它,我覺得很危險。如果采用我的策略,将不戰而取得土地,不攻而占有城池,傳送檄文就能夠平定千裡,這樣可以嗎?’他肯定會問:‘你的策略是什麼?’我就跟他說:‘我們範陽的縣令本應整頓他的軍隊,守衛城池,奮起抵抗,但因怯懦怕死,貪婪而喜歡富貴,所以想首先向您舉城歸降。首先向您投降而您不給他恩惠,那麼燕、趙之地都将互相轉告說:“範陽縣令首先投降而被殺。”一定會據城堅守,就像金城湯池一樣,難以攻取。為您着想,不如厚待範陽縣令,讓他在燕、趙的邊界馳騁炫耀,那麼,燕趙之地都将相互轉告說:“範陽縣令先投降而獲得富貴。”便會争先恐後地向你投順。那時,你隻要發布一個文告,就可以平定千裡之地了。”徐公聽了蒯徹的這番話,茅塞頓開,說:“您說得對極了,太謝謝您了!”于是,徐公馬上用車送蒯徹去見武信君。武信君聽了蒯徹的話,果然馬上采納他的策略,立即派出龐大的車隊接受徐公的投順,并給了他豐厚的賞賜。不久,這個消息傳遍燕、趙之地,結果,有三十多座城池的守将投降。武信君很快就平定了燕、趙之地。
再說當年劉邦派韓信招募新軍去攻打齊國,但是軍隊還沒有過平原縣,就聽說劉邦已派郦食其勸降了齊國,本來韓信想停止進軍。蒯徹就跟韓信說:“将軍您受漢王的命令攻打齊國,而漢王又另外派兼有暗探身份的使者隻身前去勸降齊國,難道有诏書命令您停止進攻嗎?為什麼不進軍?況且郦先生以一個士人的身份,乘車前往,憑三寸不爛之舌,勸降齊國七十餘城,而将軍您率領幾萬兵衆,才攻下趙國五十多座城。當了好幾年将軍,功勞反而不如區區一個儒生嗎?”韓信認為他說的有道理,采納了他的建議,終于渡過黃河。齊王田廣已聽從了郦食其的勸說,就把他留下,一起飲酒作樂,撤除了對漢的防禦。韓信因而襲擊曆下的齊軍,于是來到臨淄城下。齊王田廣認為郦食其欺騙了自己,就把他烹殺了,随後兵敗逃往高密。這些都是蒯徹之前的事迹,咱們再來說說在這之後,他又是如何保全自身的吧。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春正月,韓信與陳豨謀反了,被呂後蕭何設計所殺,臨死的時候歎息着說:“我真後悔不聽蒯徹的話,以緻死在女人的手中!”,劉邦因為蒯徹此前曾給韓信獻計讓其謀反,三分天下,所以從齊國召來蒯徹,要将他烹殺。蒯徹說當時各為其主,當時效忠韓信,不知道劉邦,況且當時群雄逐鹿中原,現在不能把他們都殺了吧。劉邦于是赦免了蒯徹。到孝惠帝二年(前193年),曹參做了齊悼惠王劉肥的國相,禮賢下士,奉蒯徹為上賓。
好了蒯徹咱們就說到這。咱們前面說到劉邦,正納悶為什麼跟韓信、彭越越好了一起合圍楚軍的,結果後面兩人為啥都沒來呢。于是便問張良說這是什麼原因呢?張良說道:“齊王韓信自立,不是您的本意,韓信自己也不放心。彭越本來平定了梁地,戰功累累,當初您因為魏豹的緣由,隻任命彭越做魏國的相國。如今,魏豹死後又沒有留下後代,何況彭越也打算稱王,而您卻沒有提早作出決斷,如果您和兩國約定:假如戰勝楚國,睢陽縣以北到各城的土地,都分封給彭越并且封他為王;從陳縣以東的沿海地區,分封給齊王韓信。齊王韓信的家鄉本就在楚國,他的本意是想再得到自己的故鄉。您能拿出這些土地答應分給二人,這兩個人很快就會聽從您的号令發兵而來,即使不能來,事情發展也不緻完全絕望。”于是劉邦聽從了張良的計策,以加封土地為條件,讓韓信從齊地南下,占領楚都彭城和今天蘇北、皖北、豫東等廣大地區,兵鋒直指楚軍側背,自東向西夾擊項羽;封彭越為梁王讓他率軍數萬從梁地出發,先是南下然後西進,與劉邦大軍共同逼迫楚軍後退;又讓劉賈率軍數萬與九江王英布、合兵十萬,自淮北出發,從西南方發動對楚地的進攻,先攻克壽春城,再攻下城父并将此城軍民全部屠盡;而鎮守南線的楚将大司馬周殷此時也反叛楚國,屠滅六縣,再與英布、劉賈會師,随後北上合擊項羽;同時,得到關中兵丁補充的劉邦則率本部軍二十萬出固陵東進;漢軍五路大軍、合計近六十萬之衆,形成從西、北、西南、東北四面合圍楚軍之勢,項羽被迫率十萬楚軍向垓下後撤。
劉邦讓韓信引兵三十萬為前軍,将軍孔藂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本部兵馬跟進,将軍周勃、柴武布陣在後。項羽這邊帶着十萬兵馬,先是與韓信大戰,本來已經打得韓信的部隊連連後退了,但是這時劉邦又令左右兩翼包夾項羽軍,項羽的部隊這回可抵抗不住了,于是隻能往後撤,韓信這邊又趁機反擊,項羽的部隊被打得大敗,退到壁壘内堅守起來,劉邦便乘勝領着大軍将項羽重重包圍了起來。項羽這時候在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糧草也不夠,又被劉邦幾十萬大軍包圍,夜間項羽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麼多呢?”說着,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以酒解憂,項羽越喝越悲傷于是借酒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稱《垓下歌》此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随侍在側的虞姬,也怆然拔劍起舞,并以歌和之:“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舞完便以劍自刎而死。(史稱《複垓下歌》或《和垓下歌》。但此詩《史記》、《漢書》都未見收載。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從《楚漢春秋》中則加以引錄)項羽悲傷了許久之後說道:“不能在此四面楚歌之地等死啊!”便立刻騎上馬,率部下壯士八百多人,趁夜突破重圍,向南飛馳而逃。天亮後,漢軍發覺項羽離去,于是,灌嬰率五千精銳騎兵追擊。等項羽渡過淮河,随從的騎兵隻剩下一百多人了,來到陰陵的時候,項羽迷路了,這時看到一個老農,就向老農問路,老農回答:“往左邊走”。于是項羽往左去,結果陷入了一片沼澤,耽誤了時間。漢軍追了上來,經過一場激戰,項羽又往東去,到達東城的一座山上,隻剩下了二十八騎,而追擊的漢軍卻有數千人。
項羽自己覺得這回是不能脫身了,就部下說:“我從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經七十餘戰,抵擋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擊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嘗敗北,于是稱霸天下,現在困于此,不是我不會打仗,而是上天要亡我。今日是要決死戰了,我要為諸君痛快地一戰,必定要勝利三次,為諸君擊潰包圍、斬将、砍旗,讓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會打仗。”于是他分騎兵為四隊,這時候漢軍圍困數重,項羽對他的騎兵們說:“我為你們殺掉對方一将。”于是,他命令騎兵們分四面向山下沖,約在山東面會合。項羽大呼馳下,斬殺一位漢将。赤泉侯楊喜追項羽,項羽大喝一聲,楊喜的人馬俱驚,退後數裡。項羽與騎兵分為三隊,漢軍不知項羽在哪隊,就也分三隊包圍。項羽飛馳而出,又斬殺一漢将,同時殺近百人,再會合騎兵,僅損失兩騎,項羽問:“怎麼樣?”騎兵們欽佩地回答:“和大王您說的一樣”。
項羽一路逃到了烏江,遇見烏江亭長,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但項羽以無顔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了,并将自己坐騎賜給了亭長。項羽下馬步戰,一口氣殺了漢兵幾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這時漢騎司馬呂馬童追來,項羽說:“你不是我的故人嗎?”呂馬童不敢正視項羽,指着同僚郎中令王翳說:“這就是項王。”項羽說:“我聽說劉邦用千金買我的人頭,還可以食邑萬戶,我這顆頭顱就送給你吧!”而後揮刀自刎。項羽的頭顱被王翳取走,其餘騎兵争相搶奪項羽屍體,以緻有數十人死傷,最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自得到項羽屍體一部分,都被劉邦給封了侯。項羽死後,楚地都歸降了劉邦,唯獨項羽原來的封邑魯地拒絕降漢。劉邦率領諸侯兵,拿着項羽的頭顱去招降魯地父老,魯地才歸降了劉邦。随後劉邦便以魯公的規格将項羽安葬在了谷城。項羽的同姓宗親都被賜姓為劉,餘部必須直呼項羽的名字“項籍”才能被漢朝錄用為官。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絕色人生,從租個女朋友開始 八零換親替嫁後,表妹哭着後悔了 白青秋的第一本書 餓了,于是在古代開商業街 諜戰妖狐 放棄高冷校花,轉身遇到軟萌學妹 都重生了又學計算機啊 三國:白粥臘肉,朕三興大漢 60年代,饑荒年,趕山挖百年參 風繼續吹 鄉村欲孽 紅樓之賈琮崛起 我的超能力又失控啦 小馬寶莉:快穿之小馬新世界 1892:美利堅的西部生活 全星際唯一雙精神體 重生之華娛2000 【全職修仙高手】 國民男神從自律開始 皇後複生紀:天命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