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說網

第一小說網>穿越荒年,系統竟然嫌棄我是處男 > 第347章 敢于直谏範仲淹(第1頁)

第347章 敢于直谏範仲淹(第1頁)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郝仁還是很佩服範仲淹的。當初窩在小林村的時候,為了今後的發展,以及更好的了解天下大勢,

那時候的沒少的看有關這個時候的一些史料和書籍。

對其中關于範仲淹的記載印象尤其深刻。

且不提幼年時随母親改嫁随繼父朱姓改名為朱說,長大後知道自己身世之後又認祖歸宗把名字改為範仲淹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了。

範仲淹從小讀書十分刻苦,經常在山上的寺廟裡寄宿讀書。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隻煮一碗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腌菜,就這麼随随便便的就是一頓飯,吃完繼續讀書。後世便有了劃粥斷齑的典故,也正是這種對清苦生活毫不在意,把全部精力放在書中,以讀書為樂趣的精神。才使得他後來得以考中進士。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春,範仲淹通過科舉考試,與好友滕子京一起中榜成為進士。

正式的踏入了官場。

範仲淹在民生的治理上自是有一番心得,以至于每到一地,都政績斐然,造福當地,

這一點從剛才他口裡的蘇州治水一事也可見一斑,所到之處,修橋鋪路,挖河補堤,大興教化,民衆多受其利。

但最讓郝仁記憶深刻的還是範仲淹剛正不阿,敢于直谏的戰鬥精神!

簡直是戰天鬥地,無懼任何對手!

天聖六年(1028年),母親亡故服喪三年結束的範仲淹。經過晏殊的推薦,他榮升秘閣校理。秘閣設在京師宮城的崇文殿中。秘閣校理之職,實際上屬于皇上的文學侍從。不但可以經常見到皇帝,而且能夠耳聞不少朝廷機密。對一般宋代的文臣而言,這是一條仕途飛黃騰達捷徑。

往往安安穩穩的熬上幾年,就能夠平步青雲,但是,顯然範仲淹不是這樣安安穩穩老老實實的人。

範仲淹的第一槍,就對準了垂簾聽政的太後劉娥!

他發現仁宗皇帝年已二十,但朝中各種軍政大事,卻全憑六十歲開外的劉太後一手處置,而且,聽說冬至那天太後過壽,仁宗要和文武百官一起,在前殿給她叩頭慶壽。範仲淹認為,家禮與國禮,不能混淆,損害了年少的君主趙祯皇帝尊嚴的事,堅決不能幹!

他特上《谏仁宗率百官上皇太後壽奏》之奏疏,以“王者尊稱,儀法配天”為由,認為“皇帝率百僚上太後壽”,“于禮不順”,無疑将“開後世弱人主以強母後之漸”,皇帝向太後上壽,則“于閨掖以家人承顔之禮行之可也。”

内容很簡單,你趙祯私下裡在後宮怎麼對着劉娥行禮都不為過,畢竟那是你名義上的母親。

但是在大庭廣衆之下,尤其是百官面前,你官家的威嚴不能丢,跟着百官一起向太後行禮,不成體統,不合禮法!

這一奏疏自然惹得劉娥大怒!

她命人将範仲淹的奏章直接交給宰相們,意思是看看你們用的是什麼人,這人說的是什麼話,想看看宰相們如何處理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範仲淹!

這使得當時任資政殿學士、兵部侍郎的晏殊大為恐慌。他匆匆把範仲淹叫去,責備他為何如此輕狂,難道不怕連累舉主嗎?

晏殊也不知道是氣昏了頭還是振有此意,竟然說“爾豈憂國之人哉?衆或議爾以非忠非直,但好奇邀名而已。”

這就有點誅心之語了,說範仲淹憂國是假,邀名是真!

晏殊對範仲淹有舉薦之功,雖然他這話鴻碩的難聽,完全是因為怕連累到自己,

但是範仲淹還是耐心的給他解釋了一下!

甚至怕解釋不明白,更連夜奮筆疾書寫下《上資政晏侍郎書》,坦陳自己所作所為的原因!

其中有一句,“信聖人之書,師古人之行,上誠于君,下誠于民”,明言自己:“事君有犯無隐,有谏無讪,殺其身有益于君則為之”。

郝仁當時看書時對此記憶頗深,結合後來範仲淹的親身經曆,這句若是對君王有利甯可舍棄性命的話還是很有說服力與感染力的。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大唐二愣子  千年煙鬼  神話三國:我衛仲道不想娶妻  戰維時空  我與學生會的鬥智鬥勇  笑之錯  重耳,我來助你成霸業  甜誘!傅總懷裡的絕美替身超會撩  當個創世神!  懸于鋼索上的毛城  無限旅遊團  幽幽大明  萬古不滅:從撿到狐仙開始修煉  人在大秦寫日記,始皇帝被玩壞了  重生:從關雲長大意失荊州開始  季漢楚歌  北離國1  明末:帝國的崛起之路  大明:開局一個碗,家兄朱元璋  皇霸業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