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屯故事》作者:淩空大鳥
文案
故事發生在80年代中葉東北農村改革的陣痛時期。
生兒育女,娶媳婦,蓋房子,是莊稼人一輩子忙不完的事。王永德生了四個兒子,為兒子們的婚事,他累折了腰筋骨,年過花甲,還在為給老兒子娶媳婦兒“頭拱地”。老四為減輕爸爸的負擔,考上大學沒去念,逃婚進城打工,不料,暗戀他的二肥子又跟了去,幫忙不成反添亂……
超生的老大,不但幫不了爸爸的忙,反倒給父親雪上加霜,超生了四個丫頭,還一門心思的想要兒子……
和王永德一居過的老三,總想嘗嘗當爹的滋味,可偏偏媳婦又不孕……
在鎮上教書的老二想替爸爸分擔家庭的重擔,卻又當不了媳婦的家……
守了半輩子寡的十五水和三聾子,從小青梅竹馬,有情人卻難成眷屬,剛要苦盡甜來,卻又要為挽救孫子忍痛割愛……
一分錢舍不得自己花,一口好東西舍不得自己吃的奶奶,卻用撿來煙盒子裡邊的錫紙疊了許多銀锞子,并一再囑咐他的孫子媳婦兒在她死的時候給她燒了……
一群耳熟能詳的農民形象;一段跌宕起伏感人至深的傳奇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一副反映黑土地上農民生存狀态的風俗畫卷。
進步與落後,善良與愚昧,當代文明和傳統文化交織碰撞,演繹出一幕幕讓人心靈震撼而又啼笑皆非的悲喜劇。
内容标簽:鄉村愛情
搜索關鍵字:主角:王永德,老四,二肥子,十五嬸兒,三聾子┃配角:老大,老二,老三,八吵吵,周玉鵬┃其它:家庭倫理
一句話簡介:還不完的兒孫,報不完的父母恩。
立意:塑造農民形象,歌頌傳統美德。
第1章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葉,一個乍暖還寒的時節。村外的小河解凍了,可岸邊還殘留着一排排冰淩。小草頂着殘雪在拼力地往出拱着新綠,也早有人在這河邊,路旁的枯草下,搜尋着剛冒芽的“婆婆丁”。
這是關東平原上再普通不過的村落。村裡,一排排老式的茅草屋當中,這兩年也時不時的冒出來那麼幾棟磚瓦房來。村外是一個挨一個的玉米稭稈垛,靠鄉路的房牆上,農業學大寨的标語還依稀所見,壓在它上面的是當時的國策“一對夫妻隻生一個孩兒”。
清晨,家家屋頂上的炊煙還沒有散盡,王永德便趕着一輛老牛車,慢悠悠的出了村口。
這是一個六十剛出頭的莊稼漢子,臉上那幾條溝壑寫滿了歲月的滄桑。
王永德這輩子啊,生了四個兒子,老大王玉安,老二王玉昌,老三王玉成,老四王玉良,放到一起,取的是“安倉盛糧”之意。
老大因為超生,跑的煤礦下井去了。老二在鎮上小學教書,老四讀高中的時候就寄讀在老二家,畢業後,靠着老二的關系,在學校當上了代課□□。和王永德兩口子一居過的,隻有剛結婚兩年的老三和一個八十多歲的老母親。
莊家人一輩子忙到頭,不外乎是兩件大事,蓋房子,娶媳婦兒,娶媳婦兒,蓋房子。王永德一年一年的頭拱地,總算把四個兒子都培養成人了,用他的話說,再拼上老命,給老四蓋上房,成上家,那就算老兒子娶媳婦兒……大事完畢了。想到這兒,他使勁地拍了一下老牛,這老牛也好像懂得主人的心思,颠呵颠呵的加快了腳步。
王永德今天是去鎮裡給老二家送點糧米兒,還有一些白菜、土豆。老二在鎮小學教書,老四高中畢業,考上了大學,說是不理想沒去念,老二就托校長的人情把他留在學校代課了,吃住在老二家。老二工資本來就不高,還有個孩子,生活也不寬裕,老四還在人家吃住,王永德就時常送些個蔬菜糧米來,自己身上的擔子,不能總讓孩子替咱們擔着。
王永德心裡正合計呢,突然,一串銀鈴般的歌聲打斷了王永德的思路。
“正月裡來是新年兒呀啊,大年初一頭一天呀啊,家家團圓會呀啊,少地給老地拜年呀啊,……”
他擡頭一看,唱歌的是在河邊遛彎兒的二肥子。
二肥子也發現了王永德,趕忙過來打招呼說:“大爺!上街呀?”
“是啊,去不去?我捎着你!”
二肥子把頭一甩,“走吧!我正好要去學校找我四哥打聽點事兒呢!”她跑到車跟前兒,屁股往上一颠,一下子就坐到車耳闆上了。
“二肥子!你這兩口二人轉唱得真不錯呀!”
“不好!人家說我唱二人轉歌味兒!”
“嗯!這味兒好聽!我願意聽!不過……”
他有些遺憾的接着說:“就憑你這兩口,在莊稼院真是屈了材料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信仰淺灘 綿紅 成為妖王殿下的白月光 數學魔法使 重生1920之時尚女王 苑苑相報(穿書)+番外 穿越時空真的那麼好玩嗎? 你好,結個仇嗎 穿成女主大佬的死敵 參孫 将軍的白月光(重生) 穿越我戀愛了 浴火真情 花妖靠種田成為首富[星際] 完美世界之攜手火桑赴九天 清冷師尊拯救計劃(穿書) 塞壬之聲 盜筆,盜墓挖出活神仙 瘋子的愛情 蕩魔十億年,歸來天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