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的時候,某社區的一篇帖子火了,那時候的點擊量高達300多萬,再加上網友們的轉載,一時間成了網絡的讨論熱點,
而在這篇帖子中,作者“孫小浩”将“1997年刑偵第一案——白寶山案”排第一,将至今未破的“呼蘭大俠案”排第二。
與排第一白寶山案已偵破相比,網友把讨論熱情更多的放在了尚未偵破的“呼蘭大俠案”上,一衆網友衆說紛纭,掀起了一股讨論的熱潮。
呼蘭縣,現已并入哈爾濱
在衆多的網友讨論中,此案的案情有多達幾十種。
最離譜的說是:“1986年某夜裡,呼蘭縣一棟公檢法家屬樓有52人一晚上被害,兇手作案均一刀緻命,并在牆上留下‘呼蘭大俠’的名号”。
還有帖子原作者也有個說法:
“呼蘭縣公安局某位退休領導個人懸賞十萬尋找線索,後被兇手謀害于家中,兇手講匕首紮人牆中,并書雲‘局長你太讓我失望了,刀留作紀念’”。
這些說法雖然聽着如小說般快意恩仇,但都是謠傳和誇大,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說法呢?因為當地警方從來沒有公布過案情,而對于此案當地又是人人皆知,口口相傳,所以會演化出這麼多的版本。
在這麼多版本中,《封面新聞》記者梁波的一篇采訪算是正式的報道了此案,報道中他采訪到了曾經經曆此案的一名當地人潘濤。
聽他的介紹在1987年至1988年間,兇手一共殺害了約十一人,這些人中包括了五位民警和一位法院幹警。
報道中潘濤還給兇手有一個這樣的“畫像”——身體強壯,體力充沛,當時應該35歲左右,有一輛自行車,從手段上看屬于慣犯,同時具有很強的反偵察能力。
按照他的畫像,如果兇手現在還活着,年齡也應該快70歲左右了。
可以肯定的是,此案的确發生過,在公安系統内被稱為“呼蘭—巴彥系列殘殺公安政法幹警案”。
此案的受害對象都是公檢法人員及其家屬,兇手手段極其惡劣,其影響也極其大。
對于此案,公安部當時就派出專家調查偵破,但是随着兇手作案的戛然而止,偵破也陷入停滞。此案與南大碎屍案,甘肅白銀連環兇殺案曾經被稱為中國未偵破的最着名的三起案件。
在2016年甘肅白銀高承勇案告破後,網友一直在讨論“南大碎屍案”和更久遠的“呼蘭大俠案”到何時能夠告破。
可以确定的是,對于這兩宗懸案,警方是一直沒有放棄調查的。
相比現在的偵破手段多樣,在八、九十年代,警方偵破手段相當落後,這些都是阻礙案件偵破的困難。
如果說南大案,兇手還留下兩個裝屍塊的包作為偵破的希望的話,那麼此案,兇手留下的物證就更少了。
這宗血腥殘忍的案件會不會永遠塵封在曆史中,誰也說不清楚。
那麼此案到底來龍去脈又是如何呢?
我們說“呼蘭大俠”,得先介紹一下呼蘭。它屬于黑龍江哈爾濱管轄,是一個非常小的縣城。
在1949年之前,這個地方叫做呼蘭河。
曾經這裡出現過一個名人,即“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蕭紅。其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就是出自她之筆
蕭紅于1942年因肺炎病逝在香港。
由于在香港人生地不熟,懷念故土,因此生前寫下了《呼蘭河傳》。
在小說裡有這麼一句話:
呼蘭河,一座小小的城。
城裡隻有兩條街。
一條從南到北,一條從東向西。
我的家就在這。
在這兩條路交融的十字路口。
我們的故事,就在這座小城裡開始。
1987年6月6日早上8點,呼蘭縣五公裡之外的許堡鄉。這裡有個老孟家。
老孟家的女主人剛剛起床沒多久,正在院子裡收拾家務時,自家院子門被人從外打開。
她便轉頭看去,一個小小的身影緩慢閃了進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在夢中說夢 快穿之反派别黑化 快穿:對反派boss始亂終棄後+番外 翹小指的男人(新修版)+番外 快穿:拯救的瘋批男主全翻車了 快穿:在反派大佬心上撒野+番外 從美漫開始的月圓之夜 快穿:女配不按劇本走 全職法師:把肉身修煉到極緻 霸淩萬界之從鬥破開始 戰國大魏王 快穿:大佬的小奶包身嬌體軟+番外 魔法少女小黑 鐵血殘明 西遊夜宴 湯府三小姐 我愛你最終還是負了我 鬥羅:穿越成樹,活着終會無敵 快穿:我的系統黑化了 蟬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