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來的也快,在門口站了一下,看到這群人時,心裡也就有了數。
國事繁多,匆忙之間,朱标都快忘了這件事。直到李景隆跑來請他,朱标才起了印象。
“兒臣參見父皇。”
地上趴着徐增壽,還有徐達跪在旁邊。朱标行了禮,就去扶徐達,“魏國公,您起來說話吧。”
徐達顫巍巍的起身,“臣多謝太子。”
朱元璋幹咳幾聲,“這事兒你知道?既然知道,就别藏着了。讓外頭的人,都進來。咱倒要問問看,是誰起的頭。”
雖然是分了佃農,也給了耕地。
但耕地這種東西,誰也不會嫌多。鳳陽那麼多的農戶,隻分了其中一部分為各家的佃農,其餘的與普通老百姓無差。
鳳陽的佃農,需要養着皇家。而普通農戶,則是上稅至戶部。
“兒臣知道的,都察院将此事報與兒臣時,兒臣就命曹國公奉旨去查。”
朱元璋點點頭,又問李文忠,“你查出個什麼來了,到百姓嘴裡,你曹國公成了和魏國公沆瀣一氣了。百姓告狀,卻告不得一個好。”
李文忠連忙解釋,“皇爺,臣去鳳陽之後,發現鳳陽一地,乃至整個淮西。皇莊或是私莊底下,都是種不得莊稼的坡地、荒地。”
“您當時劃分給諸位大人的佃農們,無地可耕。他們既要交稅,又要養活自家人。無地可耕,卻是斷了他們的生路。于是,臣做了這個主張,讓其他農戶們,分出幾塊地來。”
這個方法,說對也對,說錯也錯。
無論于公于私,李文忠似乎都沒做錯。鳳陽,多皇莊。整個鳳陽一府,半數農戶是在養活皇家。
絕了佃農的生計,那送入皇家的所用,就會大打折扣。優先保證皇家所用,李文忠做的不錯。
但可用耕地,一共就那麼多。
多數為皇家所用時,那百姓留下的就會變少,再加上各種各樣的稅。所收變少,所出卻不變。長此以往,百姓自然活不下去,便要和官府争地。
朱允熥聽着這些,腦子裡想到了永樂四年時,為了保證《永樂大典》和朱棣的幾次北伐,朝廷不得不加收農稅。
百姓安定,加幾毫的稅,自然也無礙。
隻是,加稅到了山東、河南二省。恰逢黃河決堤,百姓流離失所,耕地被淹。朝廷,也隻是取消了新加的農稅。沒了耕地,稅卻未減,最後生起了民變。
隻能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皇爺爺,百姓若不是走投無路,也不敢和官府抗争。”
朱元璋聽着點頭,“熥兒說的對,佃農無地可種,你上一道折子,咱免了就是。。”
李文忠苦笑,“皇爺,臣想過上折子。可彼時,正是秋忙的時候。朝廷又是下旨,籌集魏國公北伐的糧草。若是佃戶無糧可交,那魏國公北伐,就也得拖着。”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一刀斬無敵 師娘,請原諒弟子不孝 大明:我屢獻毒計,老朱勸我善良 讓你當召喚師,你創造泰坦軍團 綜漫:從空間開始觀影萬界 一夢四百年 遊戲降臨現實,我反手氪金二十億 琅琊榜前傳之籌謀十二年 魂穿大明,我從西南打到東北 【帝墟】 魔火傳 帶着AI去穿越 天滅真元 史新編 山海玄武錄 我爆料你吃瓜,大家一起笑哈哈! 星起:洪荒行者 緻命心動! 命格師 玄武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