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供養藩王制度是從高祖時沿襲下來,之後又被曆代皇帝完善。高祖為防地方藩王作亂,極力削弱藩王權力,規定藩王不得幹預地方政務,不得養兵,更不得出封地半步,隻以高額俸祿将藩王養在封地上。藩王乃是世襲罔替,這麼一代代承襲下來,分封的藩王越來越多,每年支出的俸祿也越來越高。
到了如今,一年竟已要填進去兩百萬兩白銀。
這些銀子若是能省下來,能辦多少實事?
“要解國庫之急,一要開源,二要節流。開源在商,天災連年農民已十分艱難,田賦隻能減不能加。但商稅卻大可作為。節流則在宗室,宗室子弟幾十萬人,就這麼白白養在封地上,既浪費人也浪費銀子。”
這些想法上一世殷承玉就已有過,隻是那時候大燕的情況要更為糟糕,很多都尚未來得及施行。
謝蘊川心頭一動:“陛下的意思是……?”
殷承玉微微颔首肯定了他的猜測:“朕之所想,實行起來必定困難重重。朝中老臣或迂腐或各有立場,未必真心支持。這些事情要做成,隻能多靠如你這般尚有銳氣又無利益糾葛的年輕官員。”
這便是今日殷承玉召謝蘊川入宮的目的。
國庫告急,他得想辦法弄銀子。如今最好下手的,自然是那些有田地有銀子的宗親藩王。隻是萬事開頭難,這些藩王習慣了被高俸祿養着坐吃等死,若是貿然觸動,必定會受阻撓。
但再難,也要有人去做。
謝蘊川領會了他的意思,起身一揖,沉聲道:“臣願為陛下馬前卒。”
第137章
經過朝上幾日的争論之後,最後由殷承玉拍闆,災民要安置,但運河連年決口改道,亦不能坐視不理。
治理河道的銀子,則從皇帝内庫調撥,待國庫充盈之後再還上。
至于此次治理河道和救災的官員,殷承玉指派了兩名對河道治理十分有經驗的工部官員,又欽點了謝蘊川為欽差,行監察之職。
謝蘊川離京前一晚,殷承玉微服出宮去送他。
這次謝蘊川名義上是代帝王監督河道治理和災民安置,實則暗地裡要借着巡視運河之名,先行摸清山東等幾個布政司的藩王封地大緻情形,最好是能找到不那麼守規矩的,以之作為削減藩王歲祿推行新政的突破口。
這一世許多事情都未曾發生,謝蘊川的閱曆和資曆并不如前世,殷承玉擔憂他年輕沖動不顧自身安危,不僅微服到謝府再次叮囑了一番,還将帶來的一小隊東廠精銳撥給了他,以便暗中保護。
謝蘊川自不知自己前世與皇帝的淵源,面對殷承玉的關切時既感動又興奮,有種伯牙子期相見恨晚之感,隻恨不得肝腦塗地立即将封地上的藩王們一鍋端了以報君恩才好。
殷承玉有些哭笑不得,想不到曾經心思深沉的謝首輔也有這樣生嫩的時期。
反倒是随行的薛恕輕“呵”了一聲,見怪不怪的模樣,還同殷承玉耳語道:“他現在好騙得很。”
殷承玉斜眼瞧他:“你就是這麼哄得他将你當恩人的?”
薛恕笑而不語。
謝蘊川将人送到門口,見兩人低聲耳語還時不時看自己一眼,隻以為殷承玉還不放心,連聲保證道:“陛下且放心,臣必不會沖動行事。”
殷承玉“嗯”了一聲,饒有興味地打量了他一眼,這才上了馬車折返宮中。
*
謝蘊川趕赴山東之後,殷承玉又将福建巡撫奏請“請開市舶,易私販為公販”的奏折單獨拿了出來,在朝會上與群臣商議。
自海禁之後,廣東巡撫福建巡撫等沿海官員年年都要上折子請求解除海禁,隻是從未被應允。如今殷承玉打算從沿海商稅上開源,自然便将解開海禁一事提上了日程。
大燕自太。祖開始,便有了海禁之策,後來随着海寇日益猖獗,海禁政策愈發嚴苛。除了朝貢貿易之外,不允許民間百姓與海外諸國有任何商業往來。但海外貿易利潤豐厚,沿海一帶常有商人私自出海貿易,屢禁不止。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既然堵不住,便不堵。
殷承玉曾翻閱過太。祖未曾禁海前的記錄,那時沿海一帶海外貿易相當繁榮,每年光是往來的交易數額就已高達到數千萬兩。朝廷若是對之加以管理和規範,何愁稅收不足?
解除海禁的提議一出後,毫無意外獲得了大量朝臣的支持。
如今朝中的官員多南方沿海系官員,這些官員背後又多牽扯沿海地方的缙紳士族。自海禁之後海外貿易大受打擊,沿海缙紳士族失去了大肆斂财的機會,自然心有不甘。沿海官員年年被拒卻又年年上奏請開海禁,未必沒有這些士族在背後推動。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綜漫同人)因為太怕痛就全點容貌值了 (綜漫同人)帶錯美強慘馬甲後+番外 嫁人?靳爺親手撕了她的白婚紗 太歲 (希臘神話同人)流放後也會遇到修羅場[希臘神話]+番外 首輔嬌妻有空間+番外 和爺奶斷親後,荒年我頓頓吃肉 和離後:與前夫活成對照組 (綜漫同人)笑死,根本沒有普通人 重生1987:這個首富不正經 求生:在迷霧建造庇護所 簽到百年,我已成為魔道巨擘 遊戲誕生的真靈在艾澤拉斯的故事 東北出馬往事 飄零港灣 拒絕嫁給權臣後+番外 我在星際做遊戲 鑒寶:從撿漏賭石開始 天驕狂醫 滿級大佬穿成炮灰女配